文/清如
【人物名片】高德康,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波司登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从8台缝纫机起步,到连续23年销量夺冠的行业老大,波司登已经成为羽绒服的代名词。其创始人高德康坚持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在羽绒服领域深耕42年,成为“中国羽绒服大王”。
艰难起步
1976年,波司登诞生于江苏常熟一个只有8台缝纫机的小作坊。这一年,不甘贫穷的高德康带领11个村民一起下海创业,主营来料加工。凭借出色的裁缝手艺,短短三年,他就成立了一家服装厂。当时,他给上海的一家服装厂做代工,但是由于资金有限,他只能每天都去拿料,从常熟到上海有200公里,每天骑十几个小时的自行车往返两地,这种风雨无阻的情形持续了多年。
辛苦付出的结果是他的服装厂快速发展。在1984年,他开始为上海某羽绒服品牌做贴牌生产。那时候,由于季节性强、工艺复杂的羽绒服并不被市场看好,但他却认为这个行业大有可为。他一方面继续接单,一方面认真专研,并掌握了羽绒服生产的全部流程。
时机成熟后,当1992年的春天他决定进军羽绒服行业,并注册了“波司登”品牌。这是一个充满挑战和风险的时候,因为市场竞争激烈,但他坚信自己的决策是正确的。
化险为夷
正当波司登发展如火如荼之时,一次决策失误让公司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在1994年的冬天,由于市场调研不充分、高质量产品缺乏,对一些新款式设计过于依赖导致销售低迷,更严重的是库存积压问题,使得公司濒临破产,那些夜晚闭上眼都是一身冷汗惊醒。
但是在面对挫折和失败时,有着坚定信念的人不会放弃,他们会寻找解决问题的手段。一路考察东北市场后,他发现鹅毛毡与传统材料相比在保暖性能上更胜一筹,因此决定将产品线转型至鹅毛毡制品。但这也需要大量投资和改造设备,为此高德康动员全体员工进行紧急整顿和技术革新,最终成功突破困境,让新的鹅毛毡产品迅速占据市场份额并取得巨大的商业成功。
2014年的寒冷冬日里,大批实体店关闭而企业经营困难再次降临在他的身上。他意识到了必须进行一次二次创业,以保持企业活力与创新精神。经过深思熟虑后,在2018年的春天,便推出了联名系列新品,与世界知名设计师合作,这一举措不仅让品牌焕然一新,还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关于“快时尚时代”的讨论。此举还进一步加强了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同时也促使消费者重新认识并喜爱波司登品牌。
今朝今日,看那曾经奋斗过的人们,如今他们又站在怎样的巅峰?对于那些把事情做到极致的人来说,他们最终走向何方?网易丁磊曾说:“互联网大咖养猪,要做就要做到极致。”用这样的态度去面对任何挑战,无疑会迎来事业上的辉煌成就。而像高德康这样不断追求卓越,用心把事物完善到底的人,其故事就是我们永远学习和效仿的话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