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军:途家背后的逻辑与成功之道探究

文/清如

【人物名片】罗军,途家及斯维登集团联合创始人。

从2011年正式上线,到2017年完成E轮融资,总估值超过15亿美金,途家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共享住宿平台。作为途家的创始人,罗军的商业智慧和创新策略是什么?

一、追梦者出发

2011年,当Airbnb获得1.12亿美元融资后短租市场火爆。这一年,43岁的罗军辞去职位,在美国短租网站Airbnb热潮中抛弃了过去的光环,他带着几个员工回到中国,将自己的房产信息平台新浪乐居转型为“途家网”。

在此之前,罗军是中国房产信息集团的创始人,并成功赴美上市。他放弃了既有的行业地位,从头开始,以海南三亚为起点,用实际行动开拓房源。他的团队顶着烈日挨门挨户拜访,为的是寻找合作伙伴,与个人房东签订房屋托管协议,同时提供装饰、打扫服务等线下管理服务,并按五五分成模式进行收入分配。

为了解决旅游旺季和淡季人员调动的问题,他们实施了一种独特的人员调岗机制,如将夏天的员工调至青岛,而冬天则反过来,这样不仅减少了资源浪费,也保证了服务质量。

到了2013年2月,途家网完成A、B两轮融资合计4亿元。

二、流量大战

对于线上的短租平台来说,不断争夺流量是关键一步。从2015年开始,罗军在品牌建设、会员体系和流量入口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让途家迅速发展起来。

第一步,是通过广告投放来提升品牌知名度。他在北上广深的地铁、影院等公共场所投放广告,并且冠名海南航空飞机,让“途家”号在空中的世界也被人们看到。

第二步,是建立会员制度并推出钻石卡。在使用钻石卡用户可以享受入住返积分以及预订折扣等权益,加强用户对平台的依赖性和忠诚度。

第三步,大举并购以扩展流量入口。他先后并购蚂蚁短租、小米旅行团等多个民宿业务,使得用户无论是在哪个平台搜索都能找到相同或相似的结果,无缝衔接各个渠道资源,更好地优化用户体验同时增强竞争力。

除了传统竞争,还有一个创新之举——提出了“共享农庄”的概念,为短租行业树立了一面新的旗帜。

三、大胆革新——共享农庄计划

崇明岛因交通闭塞而发展受阻,而海南岛仍有许多屋子潮湿发霉,这些现象让罗军产生了想法:是否能用共享经济模式改造农村?于是斯维登集团诞生,它最初是由他自营,但随后独立运营,并于战略发布会揭开神秘面纱,“共享村庄”计划正式启动。

首先,他号召拥有农场的人群投资建设乡村别墅,一栋别墅配一亩农田。当别墅闲置时,可以委托斯维登运营“欢墅”,获得收益。此外,对于农民来说,他们不仅可以通过土地租赁获取收益,还可以通过电商平台出售本地特色产品,“钱袋子”慢慢鼓起来。而搭乘这一波次东风,“欢墅”的项目迅速发展,现在已有100多个项目落地。这一切,都证明了羅軍對於創業與社區發展的一貫理念:“讓每個人都擁有一個溫暖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