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听禇时健这个“天生资本家”讲述橙浮人生、世情冷暖与赚钱之道。
听说王石要来,86岁的禇时健上午十点多就在村口的小饭馆站着,一直等了两个多小时。禇时健为什么要见王石?因为“这个人在基本感情上、基本看法上,和我比较一致。”让禇时健印象最深的是,对于自己七八十岁了还敢创业,王石了解其中的艰苦。
11年前,刚从珠穆朗玛峰上下来的王石,就特地去见过刚从狱中“保外就医”的禇时健。和那次一样,要见这位吃住都在果园里的老人一面,驱车来回要九个小时。王石为什么想见褚时健?因为他觉得,两个人虽然隔得很远,但想的一样,做的也一样。
很多人说,褚时健之前做的是特许经营,随便从昆明街头找个人,都能做得到。但是根据王石,他不这样认为:“几百家靠特许经营的企业,为何褚厂长能和其他人不一样?”
当他们坐下来交谈的时候,他们讨论到了关于成本控制、利润计算以及风险管理的问题。尽管两人背景不同——一个来自商界,而另一个则是一名政治人物,但他们之间却存在着一种共同的情感,即对于生活质量和经济效益的追求。
聊到自己的经历,当年的普遍观点是批判利润挂帅,但褚時建坚持认为,“如果利润不挂帅,那国家收入就会少很多”。他举例说明了自己如何通过精细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并且确保每个月都有15%以上的收益奖励给员工,这些措施帮助他的公司成为国内同行中的佼佼者。
两人还分享了彼此对信誉重要性的看法。当问及为何人们相信他会兑现承诺,他回答:“我给他们许诺的事情都兑现。”他认为诚实守信,不仅能够赢得别人的尊重,也能够建立起长久的人际关系。他提到,有一次,在困难时候借钱给他的朋友们,没有收取任何利息,只要求如果成功了一定归还,这种信任建立起来之后,让他们在危机中相互支持,最终共同取得成功。
最后,他们又谈到了中国信用问题严重的情况,以及作为领导者的责任。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认识到保持高标准并遵循自己的原则至关重要。这段交流,不仅增进了彼此间的人际关系,也为未来的合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