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是麻烦出来的”,这句话虽然有一定道理,但在今天社会中,人们更看重的是建立真正有价值的人脉网络。在过去,计划经济时代,年轻人结婚时确实需要麻烦朋友帮助购买日常用品,如立柜、沙发、自行车等,这些都需要购物票,更不用说电冰箱和电视机了。相声作品往往讽刺不正之风,让我们回想起那个“后门走得勤”的“万能胶”和“果头儿换料头儿、料头儿换肉头儿”的徐姐,他们至今仍然是相声中的经典人物。
当时,不正之风存在的土壤是资源稀缺和行业垄断,所以有人以自己认识多少“垄断行业”的人为荣,但这种交友的功利性很快就被人们所识别。这导致了一种现象,即人们挂着“多个朋友多条路”这句话,但实际上却带有强烈的功利色彩。今天,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一些人死乞白赖地想要进入所谓更高层次的圈子,以为加了某些人的微信,就自然成为其中一员。但事实上,这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很多所谓的“朋友圈”其实建立在实力相当、势均力敌基础上的,没有足够的能量与圈子里的人匹配,那么你所说的“我和某某很熟”,只能是一种虚假的情景,是一种攀附行为。
现在网上还有许多关于如何建立有用的人脉圈以及如何一个月构建优质人脉圈等付费课程。我不知道别人的感想,但是我是不相信这些东西。在我的看法,只要你自身能力足够强大,不需要刻意去寻找人脉,“人脉”会主动来找你;如果你能力不足,无论怎样努力建造出的所谓的人脉也都是无效的。
苏东坡是一个交友境界极高的人,他能够找到与朋友共同点,同时搁置争议。他与黄庭坚尽管性格迥异,却成了挚友。当他们开玩笑嘲讽对方字体时,从不往心里去,而是在一起哈哈大笑。交友当然需要谨慎,但也不应苛求过度。《世说新语》记载管宁割席绝交,与华歆分手,并非因深仇大恨,而仅仅因为两人发现金子的一次小误会或一次对官员轿舆流连观望的小矛盾。
然而华歆后来成为了栋梁之才,在魏文帝和魏明帝两朝任要职,最终官至相国、司徒,他始终保持清廉,对于赐予他的赏赐都表示谢绝,并且张罗将奴婢嫁给他人的故事显示了他的品行高尚。而华歿拒金这一事件,也展现了他清廉而又给面子的做法。
富兰克林在其自传中提到,当年他梦想成为国会议员,但前提是得到某位资深国会议员支持。他通过写信借阅对方珍贵书籍,最终成功获得了这个机会并结下真心实意的情谊。这也是通过共同兴趣产生联系的一个例证,它展示了一种更为纯粹的心灵交流方式,即使是在不同阶层之间也能形成真诚友情,这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人生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