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遥远的异乡路途上,风雨中的思乡之情愈发深沉。南风轻拂过季节的草长莺飞景致,站在城市的阳台上望向那片白云和蔚蓝天空,那些翠绿的山峦与我心中故乡的情感相呼应。然而,这座由水泥钢筋筑成的城市,却让我的思念变得更加强烈,就像故乡黄昏中升起的袅袅炊烟,它们诉说着季节流逝的人事仓促,也似乎在提醒我这个游子何时归来?

二十多年以来,我如同漂泊无定的浮萍,在县城、省城之间、南方到北方,不断更换居所,为生活奔波。在这漫长而又孤独的旅途中,父母渐老兄弟姐妹有了自己的家庭,而我却仍然是一个异地人。我对故土的情结,是对亲人的思念,对生养我的土地的眷恋。这份情感,即使是在异国他乡,我也无法完全抹去。

那些年,我曾承诺自己一定会回去带着记忆和故事回到故乡。但是,当我踏入那熟悉的地方时,只能看到变化巨大的景象,一些记忆里的地方已经不复存在,只剩下那些爬耍过的小山坡守护着我的归来。而小河,那条曾经清澈的小河,如今干枯了,那里满是人们遗弃的一切。

许多人都变样了,与当年的自己几乎不相识,这让我感到尴尬和伤感。学者秋雨先生在《乡关何处》一文中提到崔颢《黄鹤楼》,他说:“看来崔颢是在黄昏时分登上黄鹤楼的,孤零零一个人,突然产生了一种强烈被遗弃感。”

这种被遗弃的心情令人沮丧,因为每个人的童年都与故乡紧密相连,从血脉到心灵。虽然岁月让我们彼此远离,但在我心灵深处,无论何时,都有一股力量牵引着那个清晰而坚实的地图——是我久违且永恒的心家。那是一种深情,让一个漂泊远方的人无尽期待着向那个地方倾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