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金秋,笔者在水乡周庄偶然间目睹了许多店铺陈列着色泽鲜亮、香气扑鼻的“万三蹄”——红烧蹄髈。这一幕不禁让人想起那位已故十余年的爷爷。爷爷是一位乡间厨子的传奇人物,他掌勺手艺深受当地村民们青睐。
小的时候,每到春节或其他重大庆典,邻里之间都会相互支援,共同筹备丰盛的宴席。家家户户都希望能请到这位厨师傅来做点什么好菜。虽然我天生是个吃货,但真正学会烹饪是从跟随爷爷学起。我记得每次父亲带我去参加亲戚家的聚会时,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尝试那些看似简单却又充满诱惑力的家常菜。
特别是红烧蹄髈,这道菜成了我们家族中的一种传统。而且,由于年代久远,不论贫富之分,都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在新年期间一定要有一盆炖好的蹄髈。在我的童年时代,即使是在最穷困的时候,我们也会努力准备一些美食来迎接新年的到来。
小时候,当看到大人们忙碌于准备佳肴时,我总是被吸引去旁观。那时候,案板上摆放着剁好的猪肉和蔬菜,而大铁锅则已经开始滚动着油脂和姜葱。我清楚记得那个夏日午后,一道道花刀切割过后的猪肉被放入锅中,与冰糖一起熬制成深色的糖稀,再加入各种调料与香料,让整个屋子弥漫着浓郁的香气。
到了晚上,一切都准备就绪,大人们围坐在餐桌前,我们小孩子们则坐在地上等待开饭。当爸爸用筷子轻轻一拨,将那块酥脆而又鲜嫩的肉递给我,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那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喜悦,是我永远难忘的回忆之一。
然而,在亲人离世后,这些美好的记忆变得更加珍贵。每当忌日临近,我们都会聚在一起举行家庭聚会,并以此作为祭拜祖先的一种方式。而这一次,我决定继承并继续传承这些美食给下一代,使他们也能够感受到这一份来自过去岁月里的温暖与爱意。
回到现代生活中的我,有时候感到生活节奏太快,就像小时候赶鹅一样,无休止地奔波。但只要想到那些简单而纯粹的事物,比如烤制完美无瑕的地瓜,或是在炎热夏夜里享受自家煮熟的大米饭,那些瞬间便让我找到了平衡和宁静。在这样的时刻,我意识到,只要保持对过去记忆的尊重,同时致力于创造新的幸福体验,就可以拥抱属于自己的慢生活,从而找到内心深处真实的情感满足感。
因此,当你踏入我们的家庭,用你的味蕾品尝我们精心制作出来的一盘盘佳肴,你将不可避免地走进我们的故事——一个关于友情、岁月以及对传统美食热爱的小镇故事。在这里,你将发现,不仅只有味蕾,更有生命力所赋予的情感价值。此外,还有我们共同创造的人文精神,它不仅仅存在于舌尖,也映照在心田。一份温馨,一份珍惜,便是我今天想要分享给大家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