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励志青年人物:巴菲特与盖茨的对话,犹如星辰之语,传递着专注的力量。半个世纪以来,沃伦·巴菲特一直以恰到好处的时机把握每一刻。他的长期投资成果令人瞩目,以至于有些学者甚至怀疑这些成就是运气所致。

巴菲特将自己的成功归功于“专注”。施罗德写道:“他除了关注商业活动外,对其他一切都充耳不闻——因此他能够专心致志追寻自己的。”施罗德回忆,年幼的沃伦总是携带自己最珍贵财产——自动换币器,而在10岁时,他拒绝了父亲提出的旅行计划,因为他想去纽约证券交易所。他还读了一本名为《赚1000美元的1000招》的书,并宣称要在35岁前成为百万富翁,这在1941年的世界大萧条背景下显得尤为不可思议。

1991年美国独立日周末,巴菲特和盖茨相遇,这次会面是在凯瑟琳·格雷厄姆和《华盛顿邮报》主编梅格·格林菲尔德倡导下的举行。此次聚会中,尽管他们之间存在年龄差距,但两人都是《福布斯》财富榜上的常客,他们互相尊重并保持友好。

对于两位巨人的第一次见面,一些人观察到了他们共同点,即如果遇到无聊的话题,他们都会尽快结束。不过,无论是在技术领域还是金融领域,都能看出他们各自独有的专注力。在交流中,巴菲特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而盖茨则耐心回答。虽然有时候对方的问题超出了对方知识范围,但这两个聪明人仍然能够找到共鸣点进行深入探讨。

随着太阳落山,他们进入鸡尾酒会阶段,但谈话依旧没有结束。盖茨留下来享受与巴菲特交谈的乐趣。这份持续不断的兴趣和对彼此专业领域内事务深入了解,是这场非正式会议最宝贵的一课,也体现了两位伟人的共同价值观——专注。

人们一直在追问,“什么是最重要的人生?”我的答案是“专注”,而比尔也给出了相同答案。当巴菲特说出这个词汇时,不知道多少人能理解其含义,但这一生中不断坚持的是这种秉性,它不是轻易被模仿出来的。而且,这种专注不仅是成功的一个关键,更是一种健康心灵的一个标志,是放松的一部分也是幸福生活中的一个关键元素。一旦投身某事物,便能带来乐趣,无论过去如何评价它,只要你全力以赴参与,那它就会变得生动起来。而一个人进入活生生的状态,就是美丽的一面,也是完成伟大事业决心所必需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