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们三姐妹之间的游戏是演戏。我总是当仁不让地扮英雄;大姐长得好看,演女特务;二姐力气大,演坏人最好。一天,我们刚看完一部题材电影,一进家门,二姐披着毛巾被威风凛凛地站在床头,对我说:“说,你把人藏到哪儿了?”

“不知道。”我英勇不屈。

“女特务”二话不说,挥枪射击。我应声倒地。一声闷响,我的头结结实实地撞上桌角,顿时血流如注。桌上的小收音机也掉在地上,壮烈“牺牲”了。妈妈闻声进屋,吓得抱起我就往医院跑,缝针、包扎,我晕晕乎乎地躺在床上,不禁感到自己为艺术献身的感觉特别“崇高”,心里没有丝毫懊悔之意。

刚上中学,大哥被派到香港长驻,大妈随行。大娘家的家中只有姥姥照顾我们。

初三的暑假,我被选去担任中央电视台《我们这一代》的小主持人和校服模特儿。这是我第一次“触电”。汇报演出时,我听说教育局领导要出席,我躲在幕后偷偷往下看。几个同学的家长也坐在台下,他们笑容中写满了对我们的自豪之情。我突然很想大妈,她却没有一个人来观看。我抱着幕布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呜呜大哭,那些哭声回荡在整个后台。这时铃声响起,我拽过幕布抹去泪水和鼻涕,再次登场,以微笑面对全场。

三姐妹中,大姐最美丽。她是家里所有人的骄傲,更是我心中的偶像。在小学时代,她是全年级第一名,在中学期间,她成为清华附中的校花,而大学时期,她则是一位外交学院交际舞冠军。那年,我读高一年级,大姐读大学三年级。在那段时间里的一天,大姐翻阅着报纸,说出了她的愿望:“我想去应征方便面广告的模特儿。”我惊讶于她这突如其来的决定,因为拍广告并不曾被视作一种值得自豪的事业。而对于我来说,这个经历让我受到了启发,也让我有了一种特殊感受——触摸到了生活与梦想之间微妙的情感纠葛。

几个小时之后,当她们兴奋而满足地回到家时,他们脸上的喜悦和自信明显溢露出来,但他们并未成功获得某个品牌代言人的机会。那次选拔评委之一竟然就是电影《摇滚青年》的副导演李童。大姐得知后,说:“她留下了我的联系方式,要来取照片。”这让我们都感到非常荣幸,“这是真的吗?这么厉害的人物会注意你?”这种情况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它给予我们 sisters 一种前所未有的认可和鼓励,让每个人都充满期待,并且更加坚定追求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