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幕低垂,华为的冬天悄然降临。任正非的目光透过时间的雾霭,回望着公司那些年来繁荣昌盛的情景。他知道,即便是最强大的帝国,也终将面对寒风和冰雪。

在德国考察时,他见证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重建之路,那里的工人们团结一心,提出了降工资,不增工资的要求,从而促进了经济快速增长。任正非思考,如果华为真的走向危机,那么员工是否愿意减薪、共度难关?是否能够通过裁员来挽救公司?

十年如一日,他深陷失败的思考,对成功视而不见,而只有危机感让他坚持下来。这或许就是他们存活至今的秘诀。每个人都应该一起思考,如何才能生存下去,以期能延续更长远。

狼来了,但狼终将到来。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未知的时代里,每个部门、每个科室、每个流程都要准备迎接这场风暴。讨论清楚问题,是不是就能避免死亡呢?管理效率提升,是不是就能前行?

均衡发展,就是抓住短板。一年的产量15%增长,就可能仅仅维持现状,更别说涨薪了。如果不多干一点,他们可能保不住今天,更别说涨薪。而改进管理,就是改善木板上最薄弱的一块。

建立统一价值评价体系和考评体系,让人员内部流动平衡成为可能。这需要技术与营销相结合,同时也不能忽略售后服务体系,因为它同样重要。

以流程型和时效型为主导的是对事负责制,而对人负责制则是收敛性的管理模式。不必要的事项不要请示,上级已经有规定或者成为了惯例,不必再请示,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现在许多机关部门却依旧习惯于事事请示,这是不正确的做法。

市场部机关太过无能,每天填写无数报表给办事处,要数据就去数据库找。这明显浪费资源,将多余的人力组成一个数据库小组,让他们提供数据服务,只需打分让它们吃点亏,这样才会明白自己的价值并服务于大家。

自我批判是思想、品德、素质、技能创新的优良工具,它不是为了批判而批判,而是为了优化建设。在推行自我批判中,我们要区分不同级别的人,有些人没有犯错但没有改进,有些人犯错但带来了巨大收益,我们要用哪种标准来评价他们?

最后,在这漫长冬季里,当我们回头看这一切的时候,或许会发现,只有那些勇敢面对自己不足的人,才能够真正地超越自我,最终迎接春天到来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