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7年,64岁的宗庆后离开了他42年的“黄鱼车”,带着一份对未来不懈追求的决心,他和两位退休教师共同组建了一家校办企业经销部。这次创业,不仅是为了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更是为了开启一个新的商业篇章。他们以14万元借款为起点,开始小规模地销售文具和棒冰。

当时,宗庆后的生活并不富裕。他曾在16岁那年被“安排”到浙江舟山去填海滩,一呆就是15年。1979年,他顶替母亲回到杭州做了一所小学的校工。在那个年代,即便是有出身,也无法避免艰辛。但宗庆后并没有放弃,他始终相信自己的感觉,并且坚信有一天会有转机。

1988年,他们开始为别人加工口服液,这也是他们迈向成功的一大步。然而,当时市场上已经有许多品牌,但宗庆后并未气馁。他深知,在中国市场上,要想取得成功,还需要更多的素质——诗人的想象力、科学家的敏锐、哲学家的头脑、战略家的本领。

1990年,创业只有三年的娃哈哈产值突破亿元大关。这一年也成为了娃哈哈儿童营养口服液走红全国的一个关键节点。当孩子们因为食欲不振而苦恼的时候,宗庆后的儿童营养液成了解决问题的一把钥匙。而这背后的努力与坚持,是每一个励志故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谈及自己的创业经验,宗庆后的回答很简单:“创业靠的是感觉,我可能感觉比较准确吧。”他的这种直觉,最终帮助他打造出了一个让世界瞩目的品牌——娃哈哈集团。在2007年的销售收入达到了258亿元,这一切都源自于那最初的小试牛刀,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今天,当我们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其实都是铺路石。而对于那些正处于起步阶段的人来说,或许可以从宗庆后的故事中汲取一些智慧去面对挑战,每一次尝试都是一次学习,每一次失败都是一次进步。就像歌里唱到的那样,“天下谁人不识君?功名金帅了无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