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庆后:儿童营养液,一路走来,金钱与梦想的交错之旅
在那个阳光明媚的1987年,当42岁的宗庆后拉着“黄鱼车”奔走在杭州的街头推销冰棒时,他大概不会想到:十多年后,他一手缔造的娃哈哈集团会成为中国最大的饮料企业。2007年娃哈哈集团销售收入258亿元。谈及自己的创业经验,宗庆后的回答很简单:“创业靠的就是感觉,我可能感觉比较准确吧。”
然而,在“唯出身论”的年代,宗庆后“旧官僚后代”的出身让他尝尽了人生的艰辛。他16岁那年,被“安排”到浙江舟山去填海滩,一呆就是15年。在1979年的春天,宗庆后顶替母亲回到杭州做了一所小学的校工。这段经历虽然平凡,但却为他的未来埋下了种子。
1987年,是一个转折点。宗庆后和两位退休教师共同组建了一个校办企业经销部,他们凭借14万元借款开始这段不平凡的人生旅程。那时候,他们主要给附近学校送文具、棒冰等。在送货过程中,宗慶後了解到很多孩子食欲不振、营养不良,这是家长们最头痛的问题。当时,他感觉做儿童营养液应该有很大的市场。
面对众多朋友善意劝说,他显得异常固执:“你能理解一位40多岁的中年人面对他一生中最后一次机遇的心情吗?”这个坚毅决定成为了改变命运的一步。他抓住这个机遇博一把,而这一切都源自于当初在填海沟中的坚毅性格。
1988年,他们开始为别人加工口服液;1989年成立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将以中医食疗“药食同源”理论开发生产娃哈哈儿童营养口服液。这款产品迅速走红全国,让更多父母能够安心地喂给孩子健康又美味的小零食。
1990年的春天,仅仅三年的创业时间里,产值突破亿元大关。成名之后,有人问他,那些曾经在农村度过的大好时光是否带来了遗憾?他笑着回应:“这15个月(实际上是15年的时间),尽管是我人生当中最无忧无虑、最有成长希望的大好时光,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作为。但对整个人生道路确实有很大帮助,这15个月艰苦生活磨练了我的斗志,也练就了比较好的身体,为我42岁以后再重新创业打下了比较雄厚的基础。”
今天,当我们回望那些往昔辉煌而又艰难的情景,我们不得不感慨:从小镇上的卖冰糖葫芦到全国知名品牌,从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变身为商界巨擘,每一步都是那么坚定每一次选择都是那么正确。而正是在那漫长而曲折的人生旅途上,宗庆后的第一桶金——儿童营养口服液,不仅赋予了一群家庭温暖,更开启了一段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