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寒冷的冬日,宗庆后正坐在他的小办公室里回忆起了他人生的点滴。64岁高龄的他,已经是娃哈哈集团创始人和前任董事长,但当年,他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宗庆后的故事,特别是那段让他一夜之间名声大噪、赚得头破血流的经历——儿童营养液的一炮打响。

1987年,那个寒冷的冬天,宗庆后42岁时,他带着“黄鱼车”奔走在杭州的街头推销冰棒。那时候,他并不知道自己将来会成为中国最大的饮料企业之一娃哈哈集团的创始人。而2007年的销售收入258亿元,让这个名字成了中国企业界的一个传奇。

然而,在“唯出身论”的年代,宗庆后作为“旧官僚后代”的身份,使他面临着重重困难。他16岁就被安排到浙江舟山去填海,一呆15年。在1979年,他顶替母亲回到杭州做了一所小学校工,这些经历让他学会了坚韧不拔。

1987年,当时尚未成名的人物决定与两位退休教师共同组建一个校办企业经营部,从此开始了他的商业生涯。这是一个新的开始,也是命运转折点。当时,他们主要负责给附近学校送文具、棒冰等产品。在送货过程中,宗庆后了解到了许多孩子由于食欲不振而面临的问题,这对于家长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

“我感觉当时做儿童营养液应该有很大的市场。” 这句话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尽管朋友们都劝阻,但宗庆后的决心却像火一样燃烧。他说:“你能理解一位40多岁中年人的最后一次机遇的心情吗?”

1988年,他们开始为别人加工口服液;1989年成立了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并开发生产以中医食疗理论为指导思想、解决小孩不愿意吃饭问题的娃哈哈儿童营养口服液。这款产品迅速走红全国,不仅改变了家庭对儿童健康问题的一视同仁,更改变了一代人的饮食习惯。

1990年的产值突破亿元大关,是创业只有三年的他们取得的一个重大成就。成名之后,有人问他是否对那些在农村度过的大好青春感到遗憾?但这份遗憾早已被成功所掩盖。“这15年的艰苦生活磨练我的斗志”,这些经历帮助他培育出了坚强的事业精神,为未来再次重新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现在回想起来,那些看似平凡甚至微不足道的事情,其实都是铺垫彼此不可或缺的一环,而这一切,只因为一次偶然机会,就这样发生并发展,最终开启了一条通往辉煌之路的人生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