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我们常常被一种错觉所蒙蔽: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就能获得真正的幸福。然而,拉康的话语提醒我们,这种心想事成的人绝对不会幸福,因为人类的心理机制并非为追求幸福而设计。

我们的大脑生来就有着最简单的趋利避害功能,而这种趋避本身就是一种循环。我们在生活的灯塔前,相信存在着一劳永逸的幸福。但当我们拼尽全力实现的时候,并没有像它承诺的那样给我们带来持久的快乐。通常,我们会很快适应快乐、厌烦,并开始寻求新的变化。这是因为我们的心理机制并不满足于现状,而总是在寻求改变。

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的身上有一种趋向毁灭和侵略的本能,即“死亡本能”。这种冲动是朝着我们自己自身而发的人们设法走向死亡,因为那里才有真正的平静。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攻击别人,也可能攻击自己。当攻击对象指向自己时,我们才会呈现“病态”。

我曾经坚信这个世界是如此残缺,也愿带着这残缺好好活。但随后,我开始故意给自己找残缺,让自己的生活看起来不再美好,那一刻我才明白,我由接受不完美到过于追求不完美。我发现,当我想要“成为”而非“存在”时,就是陷入了困境。

最终,我学会了放弃那些虚幻中的目标,自从放弃了寻找,我便找到所寻的一切。我意识到,只要认真地去感受现在,去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不需要更多地追逐未来的梦想,就可以体验到真正的心灵平静和内心充实。这或许就是那份深藏于尘世之下的、不可言说的真谛。而这份真谛,它让我的心灵得到了释放,让我的内心变得更加自由和完整。

因此,在这一生的旅途中,无论遇见什么样的挑战和困惑,都不要忘记,那些曾经让你感到无比痛苦的事情,最终也将成为你宝贵财富。你是否已经准备好了,将那些过去的情绪转化为力量,将它们变成推动你前进、超越自我的火花?只有当你学会拥抱现在,你才能真正拥有未来。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