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廿四,小年的最后一夜,微信群里热闹非凡。同学们迫不及待地询问春节聚会的具体时间,显然大家都迫切期待这一年一度的团聚。尽管我上学时间有限,但有几个从小学到初中的老朋友,一直保持着深厚的情谊。平时各忙各业,只能一年难得几次相见,因此正月成了我们唯一的聚首之日,这已经成为习惯。
回忆起初中毕业时,我们那群玩伴决定每年正月初七去母校拜访班主任袁老师,那个日子逐渐定格为我们的团圆日。但不幸的是,9年后,当老师因病辞世,我们的心情沉重。那是2000年的寒冷冬季,没有了那个约定,春节没有了欢笑。
随后,我们决定将每年的聚会地点固定在学智和永玲夫妇家。这对夫妇勤劳而且早已在城区买下了房子,他们是我同班同学,我甚至被称作他们的媒人。于是,每年元宵前夕,在学智和永玲家的温馨环境里,我们共同庆祝新的一岁。
十余次的团圆中,我最难忘的是去年元宵节前的那次。那天多了一些久违面孔,有一个名字叫小凤的小伙伴,从我毕业至今一直没再见过她。她20多年的消失,让这次重逢更加珍贵。而远赴新疆工作、多年未归的艳萍,更是给我们带来了意外惊喜。她曾是我小学和初中的好友,现在却因工作与丈夫留在遥远的地方。我记得,她说:“等我退休,就常住郴州,与你们近邻。”秀华开玩笑地说:“你怎么不选东江?那样我们就能成邻居。”
秀华,如当年的校花,现在是一位深圳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而巧丽,也曾是我同桌,以出色的能力升迁至东莞大企业管理者。在她们身上,我看到了相同的情感:漂泊于外,却心向故乡。此刻,她们选择留下家庭单独前往繁忙的地界证明她们坚韧,不愿放弃事业追求生活质量,同时也为了未来回家的可能性做准备。
每一次回到过去,无论是在哪个角落,或是在哪个故事里,我都发现一种变化——女生越来越占据主场。这三位美女一台戏,在五六位甚至更多女性汇聚一堂时,那气氛就是热闹非凡!今年更是如此,因为大家竟然连牌都不打,只聊家长里的趣事、最近发生的事情,即便这些似乎平淡无奇,却充满了温暖,让那漫长的一天飞逝!
想象一下,将来我们老去,如果还能一起坐下来聊天、共享晚餐,那岂不是人生的极致幸福?我们期待着下一个团圆,再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