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廿四小年的晚上,我微信群里看到同学们的热闹讨论,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询问春节聚会的具体时间。看来,大家都期待着这一年一度的同学相聚。我虽然上学时间不多,但有几个从小学到初中的老朋友,一直保持着深厚的情谊。平时各忙各的,只有到了正月时,我们才能偶尔见面,这成了我们之间的一个美好传统。
记得初中毕业后,我们一群玩得好的同学决定每年正月初七去母校给班主任袁老师拜年,那个日子就成了我们的团结之日。但是,9年后,当我听到班主任因病离世的消息,我感到非常难过。那一年冬季寒冷,而那次春节,我们并没有举行聚会。
随后,我们决定将每年的聚会地点固定在学智和永玲夫妇家。这对夫妇勤劳且善良,他们早已在城区买了房,并且是我的同班同学。于是,每到正月初七前,我们都会前往他们家共度佳节,这成为了我们的习惯。
经过十几次这样的聚会,我印象最深的是去年正月初六的一次。那天,有一个久未见面的老朋友小凤重返了我的生活,也让这个聚会变得特别特别开心。而那个远在新疆工作多年的艳萍,更是带来了意外惊喜。她是我小学和初中的伙伴,从小一起长大,然后她去了新疆,而我则考上了中专当老师。
尽管艳萍因为读定点分配的大专而留在新疆,她却始终希望能回到郴州工作,可惜调动不了。“我刚在郴州买了房子,准备退休后常住郴州,”艳萍说,“到时候我们老同学就可以经常见面聚会了。” “谁让你在郴州买啊?怎么不到东江买呢?不然我们不是可以成邻居了?”秀华故作不满地说。秀华曾是我们的校花,在高中毕业后南下深圳打工,如今已经做到了公司中层管理人员。
与秀华的情况类似的是巧丽,她一直在东莞打工,但最近两年把家安置于东江,让丈夫和两个女儿留守,同时自己又独自回东莞上班。“因为我不喜欢做家务事,我更喜欢上班,我老公比我有耐心,所以还是让他当家庭主男吧。”巧丽笑着解释。她是我初中的同桌,成绩一直优异,从普通员工干起,现在也成为了一名管理人员。不过,她由于爱吃而显得有些胖,每次见面,都要被催促减肥可她根本无法下决心放弃美食享受生活。
随着岁月流转,每一次的同学聚会让我发现一个变化:越来越多的女生加入进来,就像三个女人一台戏一样。当五六位甚至更多女性齐聚一堂,可以想象出场景上的热闹程度今年更加如此,因为我们没打牌,只聊聊家长里短、询问近况,这些琐碎的事情充满温馨,让人感受到了快乐。一天仿佛过得太快!
未来等我们老去,如果还能像现在这样,与友情相伴,那岂不是人生的巨大幸事?我们期待着下一次、再下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