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八一”建军节时,回忆起了那些与我一起参军的战友们。1964年,我步入部队,一开始是三个月的新兵训练,然后被分配到门诊部工作。那时候,医疗系统里女性占据主导地位,我的日常生活中有两位女兵给予了我特别的关照——她们就是后来成为大姐和二姐的大人们。当时,我们部队里的业余活动并不丰富,但我们还是会打打乒乓球、制作黑板报,有时还会搞一些文艺宣传活动。
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姐结婚搬到了小房子里,那里的隔音效果不佳,但她和她的丈夫对待我就像对待亲人一样。几年后,我用自己的相机为他们的小女儿拍了一些照片。一段时间之后,二姐也跟着结婚了,她的丈夫原来是大姐夫介绍的一个战友,他后来因为调动去了北方。
退伍之后,我们失去了联系。但是在2013年,我们又重新取得联系。在医院门诊部几个人的努力下,我们终于在上海重聚。那天大家都兴奋得说不出话,每个人都分享了自己分别后的经历。当我们去老部队的地方参观时,我朗读了一首自己写的小诗:“甬城朝霞军号响,昔日靓女少年郎。工作学习共数载,一朝分别两茫茫。今日重逢在浦江,相拥互寻旧模样,鬓霜莫为蹉跎叹,最美不过红夕阳。”
从那以后,大姐、二姐和我都加上了QQ号,再后来,又换成了微信,这样沟通起来更便捷。我们约定,在春节的时候去大 sister家过年。那次春节,我们吃饺子按照老部队的习惯,然后大家各自带来的食材烧烤,让那个假期充满了温馨与欢笑。在那里,我们谈论往事,也拍摄了一些照片留念。
接下来的两年,大 sister 和二妹来到镇江旅游,我作为地道之主款待他们,每一次聚会都是记忆中的宝贵瞬间。这份纯真的战友情,就像一股永恒的情感,让它深深刻印在我的心底,不论岁月如何流转,都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