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熟悉的岭南地区,她是一名新闻部编辑。在这条职业道路上,她与同事们多为电话交流,尽管工作单位相邻,却未曾面对面相见。直到一年夏季的一次外地开会,她和我约定在报社门口相遇。那天,我们各自穿戴着标志性服饰,以防认错人。我身着大红T恤、戴着棒球帽,而她则肩背旅行包、佩戴远视镜。我们在门口以非凡之姿出现,一眼即能辨识对方。

她的旅行包看似不轻,微倾前行。她拥有一张瓜子脸、小鼻子、小眼小嘴,以及一副大眼镜。一笑之间,秀气中透露出一种大气。她解释了背上的沉甸甸行李,其中除了书籍,还有大量用于跑步的装备。

“跑步?”我好奇地问道。

“我身体不好,所以必须跑步。”她回答,我却注意到了她的健壮体魄:“你哪儿不好?”

她没有具体说明,只说每天早晨五千米的慢跑可以冲走烦恼,让身体变得强健又健康。这种生活方式让她免于许多问题。我则提到自己过于瘦弱,不适合长时间运动。她笑着提议:“出差这几天,你跟我一起跑吧!”

第二天清晨五点半,门铃响起,是岭来的。她全副武装,专业得像个训练有素的运动员。我跟随她的节奏,一开始还顺利,但很快就追不上去,最终只能慢慢走过去。我的脚步越来越缓慢,最终变成了散步状态。而岭不得不调整自己的速度来陪伴我。她分享了坚持每日五千米奔跑的心理动力,那是为了克服过去的痛苦和失落。

如今,在那段悲痛经历之后,她已经成了一名经验丰富的儿科医生,并且深爱那些病孩子,就像对待亲生的孩子一样。在博客上,她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大学毕业时,我选择了儿科。这份命运,没有给予我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却让我接触无数生病的小生命,他们取走了我的小爱,让我拥有更大的爱心和关怀看着这些孩子,我心里就像他们父母一样难受有的家长称赞我‘张医生,您对我们的孩子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但是我将这句话当作毕生的追求目标:任何站在我面前的孩子都是我的孩子”

是她的丈夫说的这样的话让我感动泪流满目。我留言道:“什么时候一起去跑五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