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家里煮了咸粥,熟悉的香气弥漫,我都会回想起童年时的艰辛岁月。关于咸粥,那段岁月里的恩情,就像一首永不磨灭的赞歌。在那个物资匮乏、食物稀缺的年代,我常因饥饿而感到绝望,但姨娘家的那碗又苦又涩却温暖如初的咸粥,却是我的救赎。

记得姨娘家住在县城南十里外的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四周环绕着一条“冂”形水塘,水面上偶尔跳跃着小鱼。那两间半破旧的小屋,一间灶房,一间客堂,还有一间用来养猪的地方,以及通往楼上的木梯,每一步都伴随着吱吱作响,让人心生畏惧。姨娘性格和蔼可亲,她总是在忙于家务,而姨父则是一位勤劳耕田的手艺高手。表姐长得漂亮,如同母亲一般,有了一张好脸蛋便嫁给了汉口的一位造纸厂工人。

我和表弟常常一起放牛,在田埂上度过无聊的时光,只有等到牛肚子吃饱后,我们才把它们拴在老祠堂旁边的地桩上。我会坐在门边的小凳上,看燕子飞来飞去,或是坐在灶前帮忙烧火,这种乡村生活的情景至今仍然清晰地铭记在我心中。

几年后,我被分配到基层供销社工作,当我调动部门时,便将红糖邮寄给远方汉口的表姐;而表哥也从乡镇企业调到了市区,他三天两头跑来跑去采购零件,不管如何忙碌,他总是抽空找我坐坐。我下班后总会点杂烩肉丝荤菜,并邀请他与岳母共进晚餐,这些小事对我们来说充满意义。

随着时间流逝,表哥调离本地,上次听说他做了肾脏碎石手术,我立刻送上了身上的600元,让他补身体。这份善意和关怀,是我们之间深厚情谊的一部分。当农村生活发生巨大变化,他们各自盖起宽敞楼房,而他们的事业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孙子考入大学、儿媳创业成功……看到他们幸福安康,我内心充满欣慰。而那些难忘的咸粥之恩,也让我铭记在心里,将感激之情传承下去,让它成为我一生的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