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从事教育工作,你可以不喜欢周杰伦,但是你却不能不知道周杰伦。因为你的学生一定都知道他。这位有点沉默、家世平平的歌手,用他的音乐席卷了整个华语地区,成为流行乐坛巨星。他在流行乐坛引领了“中国风”,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带动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复兴。
“每个年轻人至少听过10首他的歌曲,对于中国内地来说,他应该是继邓丽君后普及率最高的歌手。”在一次颁奖典礼上,司仪如是说。
穿过巨星耀眼的光环,我们看到一个职业发展优秀的人。周杰伦的身上,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又有什么可以运用到我们自己的职业发展上?
成绩平平的他,专注自己的音乐天赋。
1979年1月18日出生于台北,是一名生物老师父亲和美术老师母亲所生的孩子。在小的时候,周杰伦对音乐就有着独特的敏感,有时候一边看电视,一边戴上墨镜学高凌风唱歌。母亲见他在音乐方面很有天赋,不犹豫地拿出家里所有的一笔积蓄,为他买了一架钢琴。这一年,他才4岁。
虽然是教师之子,但学习成绩并不理想。他小时候成绩栏上的红颜色比蓝颜色多,只能用“对音乐有天分的人,好像数学都不太好”来安慰自己。英语老师甚至认为他有学习障碍。他考入淡江中学第一届音乐班,这是一个转折点,让他的才华得到了认同和发挥空间。
高中时代,即使父母离异,也没有让这个躲在音乐世界中的少年受到大的影响。他回忆说:“12岁到16岁是我最开心的一段日子,我把所有烦恼都寄托给我的钢琴。”
他的高中钢琴老师曾经评价说:“十多岁时已经培养出远远超越实际年龄的大师级别即兴演奏能力——他将庄严肃穆的声音以一种很有意思方式重新演绎,使听者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
综观周杰伦早期职业培养阶段,有两点特别引人注目。一是在选择读高中时加入专业性强且难度大的人文艺术类课程(如舞蹈、戏剧等)中,这对于后来的成功至关重要;二是在坚持并不断提升个人技能与创造力方面,而不是仅仅依赖学校教育或家庭背景,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竞争压力和未来可能面临的情况。
当毕业后的选择问题摆在面前时,比起大学毕业生们今天一样纠结的问题——先择业还是先就业—那时候的小家伙也必须面对这个问题。但是,在那个决定性的瞬间,他没有放弃梦想,而是在餐厅做侍应生的同时,还保持着弹钢琴和唱歌这份热情,并且通过这种方式开始尝试接触更多公众场合演奏机会,这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心态调整过程,因为这是一个人真正学会如何克服困难并继续追求梦想的一个重要步骤。而且,更为关键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都不要放弃,因为机遇总会来寻找那些执着于梦想的人们。
1997年的《超猛新人王》节目就是这样一个机遇。当时,那个害羞的小伙子被吴宗宪发现,并获得了进入吴宗宪公司任助理制作人的机会。这是一个转折点,它证明了认真对待工作无论何种形式都会吸引别人的注意,同时也展示出了坚持不懈才能达到目标的事实真相。在那里,他写下了一些曲谱,其中包括《眼泪不哭》、《双截棍》,尽管最初这些作品遭到了拒绝,但最终却成为了经典作品,让许多艺术家后悔未能及早采纳这位才华横溢青年提供的情感表达与创意融合。
2000年初,当Wu Zongxian再次提出挑战给该年轻人的灵魂深处,当务之急任务:10天内完成50首原创曲目之一刻之后,该名男子竟然顺利完成这一壮举,最终选出了10首精选曲目由其自导自演录制成专辑,以此作为启动自己正式走向明星道路的一个契机。那是一张改变命运历史性的专辑,由此开始,一切关于偶像魅力的传说便随着时间展开,如今已成为文化史上的不可磨灭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