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数学不如学英语

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目标北大,只考上杭州师院;三年高考,一年数学成绩1分,一年成绩19分。大学毕业后,马云当了6年半的英语老师。期间,他成立了杭州首家外文翻译社,用业余时间接了一些外贸单位的翻译活。马云说,“我当年学英语,我没有想象过它会帮我的大忙。所以,做任何事情只要你喜欢,只要你认为对的,就可以去做。如果你思考问题功利性很强的话,肯定会遇到麻烦的。”

二、目标远大高举高打

虽说马云绝非天生丽质,但后天的“难自弃”让他笑到现在。在1999年的春天,阿里巴巴创办之初,马云向仅有的18名员工信誓旦旦:“我们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排名的前十位。”他为阿里巴巴确定的目标是:要做80年持续发展的企业、成为世界十大网站、只要是商人都要用阿里巴巴。

三、选对偶像不怕当粉丝

在今年的第二届阿里巴巴网商大会上,马云当着杨致远的面,称其为“偶像”。确实,没有杨致远,马 云的人生轨迹八成是要改写。在1995年的第一次接触互联网时,他在美国看到了雅虎,并“偶遇”了杨致远。这次机会,让他有幸在当年的全程陪同了杨致远首次中国之行,并由此建立了长期伙伴关系。

四、口才与“精神控制法”

接触过马云的人都有体会,他 的口才实在是太好了。他不断地使用一种被称为“精神控制法”的方式来吸引和激励团队成员。在1999年,当决定回杭州从零开始创办新公司时,他告诉北京的一些伙伴们:“愿意同去只需要500元工资;愿留在北京可以介绍去收入不菲的地方。”结果,在不到5分钟内,他们一致决定一起回杭州,这也成了一个重要因素,使得员工忠诚度极高。

五、“让天下没有难做的事”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事" 是阿里 巴巴所有业务核心指导原则之一。“如果客户只有5元钱,你把钱拿来,他可能就完了,然后你再去找新的客户,那就是骗钱。” 马 云说,“客户都完了穷了,我们也就完 了。”

六、“倒立思维”

为了打败竞争对手,不按规则出牌,是通过一种被称作 “倒立思维”的方法实现 的。而这种方法使得每一次与竞争对手交锋,都能充分认识自己与对方之间 的优劣点,从而采取有效策略。这也是为什么淘宝网员工有贴墙倒立照片流传开来的原因之一。

七、“回避办公室文化”

为了打击办公室文化弊端,比如尔虞我诈和权力斗争等,在公司内部人员频繁更换职位,同时进行延安整风运动,以确保整个组织保持清晰明确、高效运行。

八、“武术”

作为一个狂热武侠迷,对武术有一定了解,这种爱好帮助他结识金庸,并且促成了西湖论剑活动。此外,即便是在日常管理中,也将这份热情融入进来,将核心价值观比喻为 “六脉神剑”。

九、“变革”

变化是必然发生的事情,而互联网尤其如此。因此,在市场变化迅速的情况下,不变的是死路一条。拥抱变化是一个企业必须具备的心态,而对于个人来说,更是一种能力和选择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 阿里 巴巴一直坚持以拥抱变化作为自己的基本策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