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前往报社担任评委的日子里,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深刻体会到“好机会是留给那些有教养的人”的真谛。那个下着雨的早晨,我选择了乘坐公交车,因为我的住处附近正好有一站可以直接抵达报社。我紧握着吊环,心中盘算着即将开始的面试任务。

车厢内座位有限,我不得不站在靠近门口的地方,这个位置标明为“老残妇孕专座”。就在这时,一位年轻人坐在了这个位置上,他似乎没有听到公交车内播报系统的声音,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不当行为。许多乘客都投来了鄙夷和愤怒的目光,但他依然坚持己见,没有让座给我。

到了报社附近站点,我准备下车,而那名年轻人也跟随而去。这让我感到奇怪,他既不是媒体人员,也缺乏应聘者应该拥有的专业素质。不过,这一切都是后话。

进入会议室,我们四位评委等待了几名应聘者进行面试,每个人都有五分钟陈述时间。第一个应聘者的表现出色,我们一致通过。他被接替的是第二位应聘者,当我看到他的脸时,惊讶地发现,那就是刚刚在公交车上遇到的那个年轻人——不肯为老人让座的人。

他显得非常尴尬,上台回答问题时语气局促,不断闪烁眼睛,满脸羞愧。我决定,无论他如何回答,我都会投反对票。他最终未能通过面试,就这样错失了一次可能改变生活的大好机遇。

哈佛大学的一则故事讲述了塞姆顿,被认为是村里的最没教养的一个孩子。他经常粗鲁无礼,对衣着整洁的人说他们是、对穿破烂衣服的人说他们叫花子。一天,他故意戏弄一个陌生人,但结果自己却被逮个正着。在逃跑过程中,他用石块砸向对方头部,最终害怕逃离现场。然而,在回家路上,他遭到了叔叔的手掌打击,因为叔叔曾被塞姆顿所做过的事情受伤。而塞姆顿因其无知和野蛮失去了亲人的尊重和礼物,即便是在家庭聚餐时也不例外。

哈佛大学以此来告诫学生们:懂得尊重别人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有教养和礼貌是一个基本素质,而没有这些素养的人将失去很多难得的机会。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从这样的例子中吸取教训,不要放弃任何一次稍纵即逝的大好机遇,就像大多数情况下的谷爱凌一样,她凭借自己的努力与韧性抓住每一次宝贵的机会,从而成就非凡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