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公司总裁任正非:拥有奋斗精神的名人故事在科技产品中绽放

1944年,任正非出生于贵州安顺地区镇宁县一个贫困山区的小村庄。他的爷爷是一位做火腿的大师傅,而他父亲的兄弟姊妹都没有读过书。由于爷爷的良心发现,也由于爸爸的执着要求,爸爸才读了书。任母虽然只有高中文化程度,但是受丈夫影响,通过自修,当上了中学教员。

家庭背景是任正非一生第一个决定性因素。他凭借其才智和能力,在19岁时考上了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现并入重庆大学),即将毕业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在这个动荡年代,他坚持学习,并且自学了电子计算机、数字技术、自动控制等多门课程。

33岁时参加全国科学大会,任正非展现出了对知识的深刻追求和独到的见解。在部队期间,他参与了一项代号为011的军事通讯系统工程,并提出要重视高科技的作用。他还被选为军方代表,到北京参加全国科学大会,这表明他在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1992年,任正非投入C&C08机的研发,这是一个形势所迫但也体现他对技术高度重视的事业选择。当时身处房地产热和股票热潮中的中国社会,他却不为所动,而是更加专注于知识与技术。此外,他将“保证按销售额的10%拨付研发经费,有必要且可能时还将加大拨付比例”写进《华为基本法》,这也是他以技术立身理想的一部分体现。在《华为基本法》的起草和讨论中,还产生了“知本主义”,强调资本积累需要依靠知识与技术,而不是仅仅依赖资金或资源。

1987年创办华为时,任正非已经43岁。这是一个年龄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个成熟期,但对于像任正非这样的人来说,它更像是精力充沛、决心坚定的时候。而这一切,都源自于他的家族教育,以及他自己对知识与技能不断追求的心态。尽管生活中的许多挑战让人望而却步,但任正 非面对这些挑战,从未退缩,从未放弃,最终创造出了今天我们看到的一个巨大的企业帝国——华为公司。

2005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成为全球100位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这背后隐藏的是他的无私奉献精神以及不断创新,不断探索,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不懈努力。这一切,让人们认识到,即使是在逆境中,只要有勇气去尝试,无论何种困难都可以克服。而这种奋斗精神,就是我们的榜样,也是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渴望拥有的力量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