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如

【人物名片】陈,三全食品创始人。

天命之年大胆创业、蹬着三轮车卖汤圆、70岁成为河南首富,三全食品创始人陈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段商界传奇,而专注、实干的工匠精神是他最闪亮的底色。

一、第一颗速冻汤圆

50岁,大多数人都在含饴弄孙、颐养天年,而陈却大胆选择了改变命运。尽管当时他在医院担任副院长职务,但是家庭经济负担仍然很重,因此走上从商的道路。

陈借来1.5万元作为初始资金,创建了“三全冷饮部”,卖软质冰淇淋,他发现自己对待工作总是那么认真细致,不满足于平庸,这让他的冰淇淋生意十分火爆。但是随着卖冰淇淋的人越来越多,利润降低,他决定转行寻找新的商机。

那时候,他的一次哈尔滨之旅成为了灵感之源。当看到当地人们将饺子放到户外冰冻后,他突然意识到:为什么不能将汤圆也做成速冻品呢?这份突发奇想,对他的未来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蹬三轮开拓市场

为了开拓市场并推广新产品——速冻汤圆(后称为“凌汤圆”),陈开始蹬着自家的三轮车,在郑州各大商场推销,并现场煮给消费者品尝。他不仅要解决如何将产品推向市场的问题,还要面对不断被拒绝的情况,但他依然坚持到底,因为他深知,只有不断努力和不懈追求才可能成功。他说:“推销必须得放下架子,即使有一百次挨骂,只要有一次成功就值得。”

凭借这种非凡的心态和行动方式,“凌汤圆”逐渐进入郑州各大商场销售,并且日益受欢迎。随后,他们建立起北京、西安等城市的销售网络,使其品牌迅速扩张。此时,产能问题也变得迫切,因此 陈亲自动手,从无缝钢板到铁皮,再到压缩机等设备,为生产线打下坚实基础。在不到一年时间内,他们实现了日产量30吨的大幅提升。这一切都是基于对质量控制与标准化管理的高度重视,以及对于创新和服务质量极高要求所积累而来的丰富经验。

经过十几年的奋斗,一系列战略性的举措,让他们成为中国最大的专业速冻食品供应商之一。2008年,当他们成功在深交所上市时,这个梦想已经初具规模。而到了2013年,由于股价持续攀升及企业资产增值,其公司价值达到了165亿美元,使其荣登“河南首富”的宝座。这背后的故事,是关于一个人的毅力与智慧,是关于一个家族企业跨入国际舞台的小小插曲。

然而即便功成名就,也没有停止奔跑。因为在这个快速变化世界中,没有永恒不变的地位,每一次停顿都是前进路上的障碍。所以,无论是在传统行业还是数字化领域,都需要不断适应变化,以保持领先优势。而这一切都源自于那个简单但强烈的事实:只有持续学习和创新才能确保未来的成功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