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部队走入地方后,我不适应商品经济,也无驾驭它的能力。开始我在一个电子公司当经理也栽过跟斗,被人骗过。后来也是无处可以就业,才创建了华为。
企业发展就是要培养一批狼。狼有三大特性:敏锐的嗅觉、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和群体奋斗的意识。
一人离开家乡奋斗是为了获得美好的生活,爱情又是美好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但爱情就像独木桥一样,别人过了,你就不能过。在残雪消融、溪流淙淙的时候,面对自横的独木桥,真不知别人是否已经过去,心爱的人可安在?那种惆怅,那种失落,那种迷茫,即使成功了,又能怎么样?
我认为人们怕痛苦,不到极限时,就不会真正地感受到痛苦。
人们是有差距存在,要承认差距并努力改变自己所处环境中的不足。如果没有满足感,而不断攀比,那么就会不断折磨自己和痛苦,这不是宿命,是因为知道差距而选择放弃改变。
世界上一切资源都可能枯竭,只有一种资源可以生生不息,那就是文化。
什么叫成功?是像日本那些企业那样经历九死一生还能好好地活着,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华为并未达到这样的高度,只是在持续成长。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必须建立信心于信任自己的基础上,在独立自主的情况下才能获得平等与尊重。
华为作为从军转民的一群人,对职业化、规范化管理缺乏习惯,以往习惯于埋设地雷和端炮楼工作方法,而忽视了表格化、模板化管理方式导致效率低下。在引入新管理体系时,要先僵硬,再优化,最终固化。
要敢想敢做,要勇于走向孤独,不追求平庸,不流俗,让我们成为世界级企业,这正是我生命充实激越起来的根本途径。
11、“王小二卖豆浆,每碗五毛钱为什么要降价?”产品毛利应该设定在一定水平,一高则阻碍竞争者进入,一低则影响长期竞争优势,如Intel就是典型案例说明这样做能够带来更好的未来发展空间。
12、2001年杨元庆参观华为时表示联想想要加大研发投入做高科技产品。我以老者的口吻说:“开发可不是件容易事,你要准备投入几十亿几年内冒泡。”注解:研发是一项战略投资,它既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也蕴含潜在的大幅利润空间。
13 时光不能倒流,如果人类能够从80岁开始倒过来活的话,人的生命将更加精彩。这提醒年轻人们不要只依赖书本学习,更应通过实践积累经验,从失败中学习。
14 任正非问HR部门员工:“如果你来华为应聘,我们是否录用?”这问题强调的是人才匹配的问题,不仅仅是不录用,还得考虑他干什么?
15 在1999年某副市长考察华为期间,他问任正非:“为了促进企业发展,政府究竟应该干些什么?”任正非回答:“政府只要把道路修好,把城市绿化好,就是对企业最大的帮助。”注解:政府转变职能过程中,可以多听取来自企业的声音。
16 我们战略规划办研究公司3-5年的发展战略,而不是20年的,因为我不知道公司能否存活20年。如果有人说出20年后的计划,我会论证:20后人类将吃大粪。这道理……
17 在一次员工大会上任正非提问“2000年后华为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大家回答不知道。他告诉大家,“钱多得不知道如何花”,建议员工买房子客厅小一点卧室也小,但是阳台一定要大,而且买一个耙子,用来晒钱避免发霉。
18 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持续增长才能保证百年的基业稳健。
19 任正在一次会议上提问我的水平为什么比你们高?大家回答不知道。他笑着说“因为我从每一件事(成功或失败)中,都能比你们多体悟一点点东西”。勤于思考,将实践中的经验积累至心智之海,便会自然提高自身水平。
20 “华为没有院士,只有院土”——工程商人的定义。“成为院士”的话题被告知去寻找其他机会,因为对于提升市场上的产品质量和商业模式至关重要。但这是远离科学探索领域,更偏向于实际应用和创新的商业决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