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华集团刘绍喜:从0到700亿,“中国木业大王”的商业智慧与“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坚韧精神

文/清如

【人物名片】刘绍喜,宜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被誉为“中国木业大王”,将宜华从一家简陋的家具厂发展为总资产700多亿的木业帝国,其背后的商业智慧和坚韧精神是什么?

一、大胆下海创业之旅

1987年,当第一次创业浪潮如火如荼,任正非创办了华为,而宗庆后则成立了娃哈哈,这一年,刘绍喜也勇敢地踏上了自己的创業道路。出身于贫寒家庭的他渴望改变命运,因此决定下海经商。

借得800块钱,他成立了莲下槐东家具厂,即今日宜华集团的起点。尽管初期条件艰苦,但他并不畏惧困难。通过开展“免费试用家具”活动,他成功打开了市场销路,并在短短三年内实现销售额突破百万。

随着业务不断扩张,他敏锐发现原木地板市场的巨大潜力,便转型做出口贸易。他与台商合作,将生产和销售结合起来。在面对产品质量问题时,刘绍喜果断承担责任,用他的诚信和担当赢得了合作伙伴的心。

二、重视品牌信誉与可持续发展

1992年,刘绍喜转变战略,从OEM向自主品牌迈进。他邀请工程师改良木材加工流程,并研发出了喷气复式烘土窑方法,这一技术创新提升了木材品质,使宜华成为国内领先的地板制造商,并获得“信誉品牌”称号。

然而,更大的野心驱使他走向全球。他希望建立一个百年的企业,因此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在海外建立了一系列森林基地,不仅减少对本国资源的依赖,还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同时保持生态平衡。

三、打造世界级木制品帝国

随着海外基地建设的一步一步推进,刘绍喜逐渐构建起了一支强大的全球供应链网络。他在世界各地设立销售中心,加速公司成长,并涉足房地产等新领域,最终成功打造出总资产超过700亿的大型木制品企业——宜华集团。

今天,作为宜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的刘绍喜,不断追求更高目标,为实现百年企业梦想而努力。而他的故事,也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界的一个传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