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如

【人物名片】刘绍喜,宜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刘绍喜,被誉为“中国木业大王”,将宜华从一家简陋的家具厂发展为总资产700多亿的木业王国,其背后的经商之道是什么?

一、大胆下海经商

1987年,第一次创业浪潮如火如荼。这一年,任正非创办华为,而刘绍喜创立了宜华。他的故事充满了对梦想的执着和对改变命运的渴望。他是农民出身,家境贫寒,全家8口人挤在一间16平方米的小房子里。为了改变这一切,他决定下海经商。

于是,他借来800块钱,成立了莲下槐东家具厂,即宜华集团的前身。初期,这个小工厂十分简陋,只有电锯、斧头、锉等工具都是从市场上淘来的旧货。但是他不畏困难,将所有心力都投入到制作高质量家的具中。他甚至开展了一次“免费试用家具”活动,让顾客免费试用一年,然后再付款。这一次举措迅速打开了销路,一年内销售额就突破百万。

随着业务不断扩大,他又发现原木地板市场空间巨大,因此决定转型。此举果然成功,使得公司业务进一步拓展。

二、重视品牌信誉

1992年,当时台商反映原木地板不合格而要求退货时,有些人可能会选择逃避责任,但不是刘绍喜。在这次事件中,他承担一切责任,并且坚持讲诚信和勇担当的态度,这种行为深深打动了台商,从此双方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

同年12月,他成立宜华装饰木制品公司,从OEM向自主品牌转变。为了解决木材容易变形的问题,他邀请工程师进行技术指导,并通过科研人员改良加工流程,最终研制出了喷气复式烘土窑方法,大幅提升产品质量。此后,宜华便成为国内最大的木材加工企业之一,也被评为“信誉品牌”。

三、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大型企业帝国

尽管已经取得辉煌成就,但 刘绍喜并不满足于现状。他希望将宜华做成百年的企业,因此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但由于国内森林资源有限,他决定在海外寻找解决方案并建立自己的供应链系统。在缅甸他设立第一个基地,并通过当地马匹运输物资以克服交通障碍,为公司赢得了更多时间去思考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步一步实践证明这是正确决策,因为它既保护环境,又保证了经济效益。

现在,作为世界知名的人物之一,刘绍喜正在继续推进他的计划,以确保未来的每一步都能保持这种平衡与增长,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以及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