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如
【人物名片】刘绍喜,宜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被誉为“中国木业大王”,将宜华从一家简陋的家具厂发展为总资产700多亿的木业王国,其背后的经商之道是什么?
一、大胆下海创业
1987年,第一次创业浪潮如火如荼。这一年,任正非创办华为,而刘绍喜创立了宜华。他的故事始于一次大胆的决定——下海经商。
在农民家庭中长大的刘绍喜渴望脱贫致富。他借来800块钱成立了莲下槐东家具厂,即宜华集团的前身。在初期,他面对的是一个简陋的小型工厂和低迷的销路。但是他没有放弃,通过开展“免费试用家具”活动,他成功打开了市场。
三年的时间里,他家的销售额突破百万。这不仅仅是一次偶然的事象,更是他坚持不懈和勇气所致。他迅速意识到了原木地板市场潜力,并开始拓展业务。
二、重视品牌信誉
1992年,当台商反映其合作伙伴生产的地板质量问题时,许多人可能会选择逃避责任,但不是刘绍喜。他的诚信态度赢得了台商的尊重,从此双方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随着业务不断扩张,刘绍喜转变自主品牌打造模式,并投入大量资源研发新技术,以提升产品品质。他不仅解决了原材料加工难题,还开发出了喷气复式烘土窑方法,这一技术革新极大地提高了产品质量,使得宜华获得“信誉品牌”的称号。
三、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大型企业
为了实现百年企业目标,刘绍喜认识到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他关注国内森林资源有限后,在海外寻找解决方案,最终决定在缅甸建立第一个木材基地并成功运输至汕头。此举显示出他在地缘政治敏感性与实际操作能力之间取得平衡的一面。
随后,不断扩张网络并涉足房地产等领域,最终成就了一个总资产700多亿的人物形象。今天,作为宜华集团董事局主席的他仍在继续追求更高目标,为实现百年的愿景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