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如

【人物名片】柳传志,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名誉主席,联想集团高级顾问。

联想,从一间不到20平米的小传达室诞生,历经三十余年风霜雨雪,成为电脑销量稳居国内之首的神话,而柳传志也被誉为“IT教父”。然而,这份荣耀背后,是曾经咬牙坚持熬过的一道又一道坎。

一、艰难创业

1984年,是中国商业史上一个重要的创业时间窗口。这一年,王石创立万科,张瑞敏接手海尔,而40岁的柳传志创立了联想。

彼时,他收入微薄,全家七口人挤在一间12平米的小房子里。为了度过创业初期的生存危机,他曾蹬着三轮车卖货,也曾为了一张审批报表而忍受办事员的脸色。此外,由于国家控制电脑进口额度和关税政策,他需要快速调整和自我迭代,以适应新环境、新思想、新政策。

经过艰难代理时期,1990年,他推出了联想品牌的电脑,并开启了新的征程。而新的挑战也随之到来。

二、鏖战戴尔

2000年,当戴尔以直销模式打入中国市场时,他们遭遇到了劲敌。连续两年市场份额下降。很多人都觉得他们遇到了“克星”。但他并没有轻易认输。他审时度势,将原有的分销模式改成“双模式”,既做大客户,又做商业客户。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在深入了解对方的情况之后,他将内部文化改革进行到底,上下各方面紧密配合,不仅要制定好内部规则,还要规范。在三年鏖战之后,他们终于打赢了这场硬仗。当2004年他们收购IBM全球个人电脑业务时,这个消息轰动科技圈。

三、东山再起

然而,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由于企业内部矛盾加剧,加上巨大的经济冲击,他们出现首次亏损。面对这种情况,他重新出山担任董事局主席。在他的主导下,他们开始重新搭建领导班子并塑造企业文化。

为了重建外界对公司信心,当他在欧洲宣讲时,对观众展示了人性化员工管理制度,如提供没有天花板舞台的人力资源福利,以及解决员工饮食和住房问题的问题。此举很快效果显著,当年度底他们就实现扭亏为盈。而两年之后,他们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个人电脑生产商。

总结来说,在这三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有过无数次要死要活的坎儿,这里面有大量难以忘怀痛苦;当然,在这三十年的发展中,我们更充满拼命咬牙坚持突破九死一生登上阶段性顶峰的愉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