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做一条没有鳍的鱼并非不可能。想象一下,在一个宁静的自然环境中,一条普通的鱼儿因为某些不可抗力失去了它那两侧重要的鳍状物,它会如何面对未来?躺在温暖的地面上,那只无鳍鱼儿一定会思考这个问题。有一天,一部纪录片给了它启示,那是一部讲述了一位身残志坚女子独自横渡英吉利海峡的事迹。那场景令人震撼,让无鳍鱼儿想到了自己也能做到的事情。

就如同当年26岁的菲利普·克罗松一样,他触电后双臂和双腿被烧得像焦炭一样,却依然有着追求梦想的心。他决定要横渡英吉利海峡,就像那只无鳍鱼要游弋大海一样,这让所有的人都认为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菲利普坚持自己的梦想,用他的行动证明了任何人都不应该放弃希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菲利普开始学习游泳技巧,但他是一个“旱鸭子”,从未下过水。第一次下水,他沉得快要窒息,但是他很快找到了解决办法:安装假肢、套上脚蹼,并戴上潜水镜和呼吸管。这次尝试虽然失败了,但他没有放弃。他再次练习,不停地划动上肢,并使劲地拍打脚蹼,最终成功地避免沉没。在接下来的几周里,他进步神速,可以沿直线游动,还能够连续游过两个泳池的距离。

随着时间的推移,菲利普变得更加强壮,每周训练35小时。不仅加强了泳技,还进行力量训练,以便借助假肢更好地运动。他最终成为了一个真正能够自由游弋的大鱼。

2010年9月18日,当全副武装的菲利普站在英吉利海峡边缘时,他知道这一天已经临近。8点钟,他勇敢地从英国福克斯通港跳入水中,对岸法国维桑港迎风而去。他用力划动假肢激起波浪,用呼吸管顶住高潮,就像是举起手臂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存在。当三只聪明的小海豚加入他的旅程时,他们一起前行,而这段旅程似乎减轻了他的疲劳。13小时30分钟后,34公里宽的大海峡终于被翻越了,比预计早10小时30分抵达目的地。而那个时候,全世界都看着这位英雄,只见他正如一条完全纯粹且完美的大鱼,将最真实的情感传递给现场每一个人。

奇迹并不复杂,因为99.99%的人都会认为,没有鳍就不能成为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鱼。但是,有些人选择挑战这些限制,把“不可能”变为现实。他们就是那些永不言败、不断追求理想的人们。而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他们身上学习到如何去超越自己,无论我们的障碍多么巨大,都不要放弃梦想,只要你愿意,你就是一条能够自由翱翔于生活之中的鸟,也许,更像是一条勇敢而完美的大魚,不需要任何辅助器具,就能在生命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