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是麻烦出来的”,这句话虽然有一定道理,但在今天社会中,人们更看重的是通过真诚和共同价值观建立起深厚的友谊。记得当年计划经济时期,年轻人结婚购置家具时要购物票,这种困难局面已经成为历史。在那个年代,有些相声作品讽刺了不正之风,比如高英培、范振钰的相声里那位“后门走得勤”的“万能胶”和徐姐,那些经典角色至今依然让人捧腹。
当时资源稀缺和行业垄断为土壤,不正之风盛行。而现在,“多个朋友多条路”这一说法虽仍有人挂口头,但人们更加注重于建立基于信任和共鸣的关系,而非仅仅为了功利。有的人可能会死乞白赖地加入所谓高端圈层,以微信加好友便认为自己已融入其中,但这只是一种幻想。真正有实力的人才能够与他人形成互补,同时没有攀附属性。
网络上还有很多关于如何建立优质人脉圈子的付费课程,但我个人并不相信这些。我认为,只有你自身能力强大,不需要刻意去寻找“人脉”,那么自然会有人主动来找你。如果你没能力,就算费心建起了所谓的圈子,也只能是沙上建塔。
苏东坡交友境界很高,他能够找到与朋友共同点,同时也能接受彼此之间存在差异。他与黄庭坚这样的不同性格却成了挚友,他们常常开玩笑,嘲讽对方字体,却从不往心里去。这就是真正的交友智慧。
《世说新语》中的管宁割席绝交,与华歆因为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分手,可华歆后来成为了栋梁之才。而华歆本身品行清廉,对金银礼物都保持清醒态度,这也是做人的智慧之一。
富兰克林自传中提到,当初他想要成为国会议员,便写信给一位资深国会议员借阅一部珍贵书籍,并最终以此作为桥梁,与对方成为好朋友。这就是通过共同兴趣建立友谊的一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