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计划从20岁开始,创立自己的公司;30岁时,我赚到了足够的钱用于投资;40岁那年,我选择了一个关键行业,并专注于这个行业中取得领导地位;50岁的时候,我实现了梦想,软银的收入超过100亿美元;60岁时,我将接力棒交给下一代退休。我的人生一直按照我的规划前进。
回顾我19岁时候在美国读书,那个时代微型电脑刚刚诞生,它改变了世界,这让我决定把一生的热情都投入到微电脑上。现在我50多岁,但那个热情依然不减。我对未来有清晰的规划:20-30年间建立企业、积累财富并进行投资、40年代深耕某个产业并成为第一家业者、50年代实现梦想和目标、60年代退休传递接力。
回望过去,有25个理想被记录下来,其中包括成立这样一种公司。这份清单成为了我全心全意追求事业的指南。当人们质疑你是否能成功,你应该坚定信念,全力以赴去做。你会发现成功不是几年内就能达到的,而是需要长时间的努力,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准备好自己的愿景,选出生活方向,然后全身心投入到选择中去。
不同于许多人按部就班,只要安全可行,就采取行动的人类观点,不同于那些宁愿小步前进而非冒险的人们。我则不一样。我首先设定一个宏伟愿景,如果能够成功,将彻底改变世界,让人类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革。然后确定实现这一愿景所需时间,即10年或30年,再倒推至今天,从远处看待当前状态。这是我独特的风格——先设定宏伟目标,然后再一步步回到今天,用实际行动来实现它。
即使拥有大的梦想,也要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过程。在电脑领域的小角落里开始,但始终保持着成为第一的心态,无论是在小众市场还是小众领域,都要争取成为第一,因为只有当你成为第一,人们才会需要你。而且,每个人都可以制订这样的清单,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愿景,但重要的是,当决定好后,要全身心地去做,因为这绝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两年的时间里,我们在沃达丰日本公司进行了155亿美元的大规模收购,并最终证明自己并非像很多人预测那样失败,而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我们计划未来10年的两个主要目标是:让软银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移动互联网公司,以及亚洲排名第一的互联网公司。我们收购移动运营商,是因为相信未来的移动互联网将比电脑上的更为广泛和重要。
我们的商业模式与沃伦·巴菲特先生相似,他通过可口可乐等几个非常成功的事业获得稳定的现金流,并利用这些现金流加大投资。他也是保险业务方面的一名老手,他持有保险业务100%股权,这为他提供了一笔稳定的现金流。他用这笔现金流购买股票等资产,从而获得高额收益。而我们软银也有类似的模式,我们拥有移动运营商和宽带服务等业务,为我们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同时也允许我们投资其他具有潜力的网络企业,如雅虎、日本阿里巴巴等,最终得到丰厚回报。在过去十年的时间里,我们虽然曾经亏损但现在已经盈利达到60亿美元,在过去十年的三十亿美元投资中得到了极好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