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的力量:李嘉诚创富传奇
李嘉诚,81岁高龄的商业巨擘,其成功之路始于1950年的长江塑料厂。第一桶金来自他对塑胶花生意的不懈追求。在逆境中,他凭借勤勉、节俭和坚毅精神,相信自己有足够条件克服困难。
1940年秋,李嘉诚一家从潮州逃难至香港,在舅舅钟表行寄人篱下度过艰苦时光。尽管他的家族曾是书香门第,但在当时香港,这些背景并不重要,只能让他们感受到压力。13岁的李嘉诚不得不失学,从事学徒工作,一天到晚忙碌,夜晚则与伙计们挤在一起睡觉。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占领了香港,留下他父子二人独自面对困境。当父亲去世前夕,他没有交代任何遗产,而是问儿子:“我们一定都会过得很好。”这句话成为了14岁李嘉诚面对父亲死亡后的信念。
为了实现这个承诺,李嘉诚通过自学提升自己的知识。他开始学习,并在工作之间抽出时间来阅读。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这种努力使他感到充实和骄傲,因为他比周围的人更快地成长起来。
机会终于来临,当二战结束后,他被推荐成为推销员,然后迅速升职成为经理,再次升为总经理。19岁的时候,他已经掌握了业务管理和销售技巧,同时也提高了英语水平,以便跟踪行业动态。
随着经济复苏,市场需求增加,使得塑料制品尤其受欢迎。1950年,他利用积蓄和借款开设了长江塑料厂。而1957年的一次意大利考察启发他转产塑胶花,这项产品迅速取得成功,使他成为全球知名的大王。此后,他又瞄准地产业机会,将企业扩展至房地产领域,为自己打造了一片庞大的商业帝国,如今已是亚洲乃至世界级企业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