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不务正业也能成功的中国十大杰出者
香港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之一,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经济学系毕业,为现代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其著作《佃农理论》获得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奖。
我是留级专家,我3岁开始读一年级,是太小了一点,升不了级,就留级。6岁逃难到,在一个地方念小四,跟着跳上中一,又跌落到小三。后来到了佛山华英中学,老师问我最高读几年级?我说初一,就考初一,不及格,就读小六。读了一年毕不了业,那就试试中一吧。读了一年,又升不了学,看来读中一不行,学校又叫我读小六。
1948年回香港,我爸爸收到华英校长的信,说你儿子没什么希望了,不要令我们难做,别回来了。我就这样被开除学籍了。在香港念8年级,那时12岁左右,留级留了这么多年年龄还是合适的,可是又升不了级……到皇仁书院读书,A到F,最好是A,最差是F,我当然是F。又留了两次级,按照学校规定,就要开除,这是我第二次被踢出校门。我是留级专家。
每天钓鱼总有机会碰到大鱼。我中学功课不行,但钓鱼、放风筝、下象棋、打乒乓球,都很厉害。我逃学的时候,一直在荒凉沙滩上钓鱼。那鱼丝用手扔出去,用力收回来,每一次都充满希望!这锻炼了我的耐心,也锻炼出了对研究工作的热情和毅力。
有成就感,不一定成为爱因斯坦。你必须自知之明,有天分没兴趣,或有兴趣没天分都是行不通的。我认为每个人都有天分,只看在哪方面展现。这让我想起小时候打乒乓球时,有兴趣,以为自己也有天分。但当遇见一个名叫容国团的小朋友,他教会我三个月之后就打不过他,而且他的胜利非常压倒。这让我明白自己的天赋永远无法与他相比。
离开香港前,他说:“这么多年的友谊,没有钱给你送礼物,只教你怎么发球。”第二年,在加拿大赢得单打冠军。在加州大学,有个教授说他在经济学上超过我,我则坚持自己更强,他输给我十多局后承认:“你怎么不去打乒乓球?”“为什么?因为你的科学比我的还差。”
没有成就是遗憾,每个人应该在某个方面有一些成就感才对。这让我思考,无论如何都不应死板地学习,要找到正确方法。如果找到了值得阅读的书籍,即使时间久远,也不会感到无聊,因为真正重要的是所学习到的内容,而不是花费多少时间阅读。此外,与优秀导师合作同样重要,他们能够激发我们的思维,让我们通过他们来思考问题,而非简单地阅读书本中的知识点。
追求卓越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这是一条通往成功之路上的必经之路。你想要成为专家,大概需要三年时间,你必须忍受不知音、食不知味。而且,如果像过去那样带着饼干睡图书馆角落,再也不需要再翻阅那些枯燥无用的纸张。这也许有些疯狂,但保持独立独行的人生态度,可以帮助你保持清醒,不随波逐流,不从众,这对于实现事业上的伟大成就是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