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砥砺自我的学问:强者总有挺身立世的时候。人生之学问有万千,对弱者来说,他们理解的人生学问,大多是相信“借人成己”,因此总习惯去寻找“第三只手”,但对强者来说,他们坚守的人生学问则是砥砺自我,善于从中争取自己挺身立世的方法。人生之成,成在何处?有人以为是靠别人来获得成功的跳板,从而让自己一步登天。这是一种最可笑罪愚钝的人生谬误。这种人自然会是弱者——软如泥,脆如草。真正的人生是有强者来完成的,他们善于磨砺自我,找到自己行动的目标,靠顽强的毅力打开人生的缺口。曾国藩自然属于强者,他的一生皆是在“磨砺”两字中度过的,不断地强化自己的心智和能力,从而寻找到了一条被他称之为“人之龙”的成功之路。这就是曾国藩磨砺人的学问,这个学问直接决定了他的腾空而起,一飞冲天的基础。
二、改变性格的学問:人生就是一个自习的大课堂。“性格误区”是现代人们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因为性格之误乃为人生成就的大误显然,性格问题是人类生活的一大学問。在此,有些人才傲慢骄横,以为它是我所谓最高层次上的东西,所以常作出一副总裁般威风凛凛;指东划西吆三喝五;为什么又有些人才唉声叹气眼泪汪汪,只会羡慕别人才不懂得让自己开始长征路,所以生命总是一片渺茫。而这些皆因性格之病而起。
曾国藩的一生命运轨迹上,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在不同的环境中改变自己的性格。他尽可能达到一种完善状态,以应对这充满变数的人间风云,可以看出曾国藩把整个人生的学习当作了一个自习的大课堂,用以改变自己的本质,为实现心中的宏伟计划打下坚实基础。
三、拯救命运的學問:紧紧抓住突破一生的主动权。在古希腊哲理家柏拉图提倡:“命运,是我们生活中的第一门课程。”确实,每个人或许都是力图改变自己的命运,让自己成为命运主人。但我们也看到了无数想拯救自己命运却屈服于命运并成为其奴隶的事例。曾国藩在拯救自身命運時刻,从不把任何问题简单化,而是在宏大的气魄与精细的手段下完成设计好的个人生活蓝图。他注重围绕中心点进行多方面攻击,在最有效时间里寻找最有效突破点,因此能完成许多别人口袋难以企及的事业。在曾國藩看來,将拯救命運轉化為一個動詞兩字即可解決所有困難。一旦一个人掌握了主动,那么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到呢?
四、為政掌權の學問:牢记“在其位谋其政”之训。当你已经达到了心想事成之后,比如说拥有一定的政治资本,那么就会出现更多的问题,而且每个难题都是一门等待研究和解决的心灵探索。不然,我们怎么解释中国古代诸多政鉴书籍呢?对于那些不能深入理解这个问题且无法用实际行动将其付诸实践的人们来说,要想达到"在其位谋其政"这一境界是不够高明滴。如果说这是要讲述的是关于如何管理国家的话,那么可以说,没有任何国家能够永远保持领先地位,也没有任何国家永远落后,这一点表明了历史不断发展变化也是必然趋势之一。
五、用人的道理與學問:一个人永遠不能成為大氣候怎样用好员工特别是在用好关键人才时,是极深奥秘。不善用才华,便使他们疲惫至死;善於使用,则给予他们位置,让他们甘愿工作服务——这便叫做智者的选才术。然而,如同美国戴尔所言,“交际艺术妙不可言,只有真正行到那一步才能体验其中潜藏力量巨大的奇妙。”这个世界上既有那些不擅长处理关系,因而经常遭遇挫折,还有的则能够轻松驾驭一切,并且赢得广泛支持—前者的错误行为往往导致失败,而后者的正确态度则促进团结与合作,使社会更美丽。此类情形正反映着如何利用良好的沟通技巧来增进相互了解并建立更稳固的情感联系。
六、交際藝術與學問:为了挖掘潜藏力量美国著名企业家戴尔·卡耐基(Dale Carnegie)说:“交际艺术妙不可言,只有人真的走到那里才能知道其中隐藏着多少巨大的力量!”说的明白吗?不是完全无法描述,但需要由明白真理的人去阐述。我并不感到困惑,有些笨手甚至还可能因为不擅长经营彼此之间的事情而损害已有的联系网络,最终陷入被动状态;另一些杰出的社交专家却始终这样——“团结一切可能团结到的朋友”。他们通过最大范围获得好感胜利。不过,我发现很多这样的故事仍旧未能得到足够注意,或许这正说明我们的教育体系缺乏培养学生优秀社交技能以及提高交流效率等内容教材。此外,在各种场合展现温文尔雅与礼貌,以及维持尊重与友爱,都体现了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即只有通过尊重他人的方式,我们才能期待他人们也如此对待我们。
七、“藏露進退”的學問:天天都做一个明白人人须知动物界中狮子虎豹鹿牛马它们藏露进退功劳,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猎获对象或保全身体。这浅显道理,在人类之间攻守战略中同样存在,并且还有许多高深莫测的地方。不熟悉藏露,则锋芒暴露易受伤害;不懂退避,则冒进易败亡。因此,无论面临何种挑战,都必须学会适时隐晦、高超策略,使敌方难以捉摸你的意图,即使遭遇危机也不致失去平衡。此技术对于决斗至关重要,更能助你逃脱危险,同时帮助你迅速调整策略恢复战斗力,这样的技术使得某些英雄人物名留青史,被誉为英雄人物,但凡涉及决斗或战争,无疑是一个考验勇气智慧和决断力的过程,不仅考验勇气,还要考验你的判断力和策略水平。而对于像我这样追求卓越,一直认为只有不断努力学习提升自身能力才能走向成功的人来说,再加上这种能力,就更加增加了取得胜利成功概率,使得选择性的应用这些技巧变得更加微妙高级,更符合逻辑思考模式和经验丰富指导原则。但是否就意味着每一次竞争都不会再产生新的赢家或者输家的局面呢?
八、新希望與新挑戰:我们的时代要求我们拥有开放的心态接受新的知识、新思想、新理论,并将它们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学术思维。在这个全球化背景下,不断更新知识库,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是必要条件之一。我一直觉得如果想要取得真正意义上的积极影响,你需要具备几项关键技能,其中包括批判思维、大胆创新以及持续学习。你必须学会如何快速吸收信息并将它们转换为行动计划。这就是为什么每当我看到一篇文章或者听完一次演讲时,我都会试着从不同角度分析它,然后思考它可以提供哪些启示给我的日常生活以及未来规划。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许多见识让我认识到当前时代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跨领域合作,以及培养包容不同意见的声音精神框架—这是推动创新的关键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