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砥砺自我的学问:强者总有挺身立世的时候。曾国藩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磨砺自我,寻找行动目标并凭借坚韧毅力开拓人生道路的过程。他在“磨砺”中获得了成长,而这正是他成功之路的基石。

二、改变性格的学问:人生是一场持续进行的大课堂。在这个大课堂上,每个人都必须学习如何改变自己的性格,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挑战。曾国藩通过不断地调整自己的人际关系和行为方式,有效地应对了各种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三、拯救命运的学问:紧握主动权,一步步走向辉煌。柏拉图说:“命运是人生的第一学问。”许多人试图改变自己的命运,并成为其主人。曾国藩以一种宏伟而精细的心态,从不简单化问题,他注重围绕中心点展开多方面努力,在关键时刻找到最有效的突破点,从而完成了属于他的计划。

四、为政掌权的学问:牢记“在其位,谋其政”的教诲。一旦心想事成,如能掌握权力,那么更多问题就会出现,这些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这就如同中国古代所编纂出的政鉴一样,对于那些未能深入理解这一道理的人来说,他们绝不会能够真正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对于曾国藩来说,为官之道是他治理国家的手段,他根据自身经历总结了一套关于耐烦、勤勉清廉厚民等官德观念。

五、用人有道的学问:一个人永远不能独自成就一切。在使用人才方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不善于选用人才,让他们过度劳累;另一种则是睁大眼睛,用智慧去选择合适的人才,并给予他们位置与力量,使他们愿意工作与服务。这就是智者的用人术。曾国藩用人的艺术,是他成功策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从不盲目任命,而是先了解后再任用,以避免错误。而这正体现出了他的领导才能和管理能力,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会这样做,因为他明白一个人永远无法单独取得巨大的成就,只有联合起来才能打败所有障碍。

六、善于交际的学问:挖掘潜在力量不可或缺。“交际之术妙不可言”,只有那些懂得其中奥秘的人才能感受到其中蕴含巨大的潜力。不善交际者往往会失去已有的联系甚至导致被动,而高明者则能赢得好友,无论是在哪个层面上都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关系网络。曾国藩通过坦诚相待,将陌生的力量转化为朋友之间的情谊,这正体现出他对交际与回报之间关系及奥义——要让别人认可你,就必须先认可别人。

七、藏露进退之学问:天天都要成为明白人。在动物界中,我们常看到狮子虎豹鹿牛马为了猎取食物或保全生命采取藏露进退策略。这一浅显原理,在人类互动中同样存在,而且还有更多复杂的情形。此类技艺要求不仅要懂得如何隐藏自己的锋芒以避免受伤,还需学会巧妙撤退以防止失败。曾国藩精通这一门手艺,在关键时刻可以灵活变通,不让自己暴露过多,从而保持安全。此等技艺决定了他的名声,即“中兴之臣”。

八、以书养身之学問:“养心”至关重要。“读书”当然涉及阅读,但它更深层次上的意义在于修养身体的心灵,以及调节情绪,以平常心应对世间万象。而且,每天必读经书成了维系精神境界的一种习惯,也使得他的内心更加稳定与宁静,因此,被誉为儒家知识分子的典范。他认识到了最高境界并不仅仅是金钱财富,更是在于内心世界,“养心”的实践反映出一个人的真实价值与品质,所以这是每个人追求完美生活必备的一项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