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砥砺自我的学问:强者总有挺身立世的时候。人生之学问有万千。对弱者来说,他们理解的人生学问,大多是相信“借人成己”,因此总习惯去寻找“第三只手”,但对强者来说,他们坚守的人生学问则是砥砺自我,善于从中争取自己挺身立世的方法。人生之成,成在何处?有人以为是靠别人来获得成功的跳板,从而让自己一步登天。这是一种最可笑罪愚钝的人生谬误。这种人自然会是弱者——软如泥,脆如草。真正的人生是有强者来完成的,他们善于磨砺自我,找到自己行动的目标,靠顽强的毅力打开人生的缺口。曾国藩自然属于强者,他的一生皆是在“磨砺”两字中度过的,不断的强化自己的心智,强化自己的能力,从而寻找到了一条被他称之为“人之龙”的成功之路。这就是曾国藩磨砺人生的学问。

二、改变性格的学问:人生就是一个自习的大课堂。“性格误区”是现代人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因为性格之误乃为人生之大误。显然,性格问题是人生的一个大学问,为此,有些人的确以傲慢骄横作为他们气势,是最壮观的一副形象;有些则因眼泪汪汪,只会羡慕别人才不会长征路,所以总是一片渺茫。这皆因性格病而起。而曾国藩的一生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在不同的环境中改变自己的性格,以达到一种完善状态,以应对风云变幻。在一次次尝试与失败后,他将整个人生的学习当作了一个自习的大课堂,以改变性格为终极目的去成就他心中的大事。

三、拯救命运的学問:紧紧抓住突破一生的主动权。一位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说:“命运是人们生活中的第一门课程。”每个人都力图改变命运,让自己成为命运主宰之一。但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是无数想拯救自己命运的人,却屈服于命运,而不是主动地去创造和控制他们自己的未来。当面临选择时,每个人的决定都会影响到他们未来的轨迹,这正体现了一个人是否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在这个过程中,只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并且勇敢地迎接挑战,那么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四、为政掌权的学問:牢记“在其位谋其政”的训诫。一旦你达到了某种程度,比如拥有管理和领导能力,那么新的问题就会出现,而且这些问题都是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如果不这样做,你就无法实现你的潜能,也无法继续前进。在历史上,为政掌权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话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看到各种关于如何治理国家或管理企业等书籍。此外,对曾国藩来说,在官场上取得成功并不容易,但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他终于找到了适合他的方式。他认为,要想成为好官,就必须耐烦勤勉清廉厚民,即使是在艰苦的情况下也要坚持下去。

五、用人的艺术:一个人永远不能单枪匹马地取得重大成就。不善用人才可能会任由一个人工作到筋疲力竭,而对于那些擅长使用人才的手法,则能够给予人们充分发挥才华的地步,使他们感到满足并乐意投入工作。此外,还有一些领导者的策略,如准确识别谁应该得到什么职位,以及如何有效利用这些资源,使团队更加高效运行。而曾国藩尤其精通这一领域,他从不盲目选拔或授予职务,而是在深思熟虑之后进行决策,这体现了他卓越的心智和管理才能。

六、交际技巧:认识潜力的力量美国著名教练戴尔·卡耐基说:“交际技巧不可估量,只有那些懂得其中奥秘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它巨大的力量!”这里所说的不可言喻,并非真的无法描述,而是不易被所有明白事理的人所理解。不难看出,有些笨拙的手段可能根本不能正确处理关系,或甚至可能损害已有的联系网络;相反,一流交际专家通常采取开放态度,与陌生的力量建立友谊,将敌意转化为朋友。这表明只有先认可他人的存在,再要求他认可我们本身,这样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关系网。

七、藏露进退术:天天都要做明白事物动物世界里狮子虎豹鹿牛马等动物展现藏露进退功夫,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猎获对象或保全生命同样,在人类之间攻防斗争中也有这套规则,不善藏露必遭折损,不善退却必致败北。而曾国藩在这一方面表现出了炉火纯青的地道术。他始终避免暴露过多,没有太多锋芒,也没有急功近利,同时学会了暗处较劲以保护自身不受伤害。他这样的行径让他的名字留传至今,被誉为"中兴时臣"之一,此类技艺决定了他的伟大作用与历史地位。

八,以养心育性的修养: 人间最高境界即养心两字 “修养”指的是培养内在品质,“育”指的是促进身体健康。“读书”虽与学习有关,但更深层次意义涉及阅读的心灵追求,对知识欲望以及文化情怀如此重要。本文探讨了如何通过阅读提升个人素质并塑造良好生活态度。然而,有些行为仅凭小聪明办事只能应付一些小事情;另一些则把阅读视作基本技能,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调节情绪与心理状态,更好应对生活挑战。在这方面,曾国藩颇具建树,他不仅具有深厚儒家的根基,同时又融合老庄哲思,因此形成了一套日常必读经书的心法,并将此定义为每日修炼身体精神,最终达到最高境界——以读书养心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