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幕降临,华为的冬天悄然来临。任正非的目光透过时间的雾霭,回望着公司那些年来的辉煌与艰难。他曾经问过自己和每一个员工:假如有一天,销售额下滑、利润消失甚至破产,我们又如何是好?他深知,那一天终将到来。

在德国的一次考察之旅中,任正非见证了战后的德国迅速复苏,他被那里的工人团结协作所感动。他们提出了减少工资、加快经济建设的要求,从而促进了国家的快速发展。如果华为真的面临危机,是不是通过降低成本或者裁员来挽救呢?这样的思路让任正非感到有些担忧,因为危险一去不复返时,我们或许无法完全恢复往昔。

十年间,任正非一直在思考失败,而不是成功。他认为,这种危机感可能就是公司存活下来最根本的原因。因此,他不断提醒大家,要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困难时期,并且要有勇气进行自我批判,以提升管理效率和产品质量。

他强调必须建立一种均衡发展的心态,不断改进流程,最短板上的问题需要重点解决。此外,还要建立统一的价值评价体系和考评体系,以便内部人员能够平衡流动,同时也能提高贡献度。在研发与营销之间,以及售后服务等环节,都需要找到合适的人才,使其成为推动企业前行的力量,而不是负担。

对于事务负责制与对人的责任制也有区别,一种是扩张系统,一种是收敛系统。在组织改革中,要减少不必要确认的事项,让管理更加高效。而市场部门中的无能干部,则需要清除,以免成为阻碍公司前进的大石块。

最后,在自我批判中寻找个人及组织成长的手段,是思想、品德、素质和技能创新的优良工具。任正非坚信,只有通过不断地自我反省和完善,可以使华为走向更好的未来。但他也明白,对于那些不能掌握并使用这种武器的人员,就没有太多希望了,他们只能在职位上下跌。而那些真正具有敬业精神、献身精神、高标准要求自己的干部,则会被培养成领导者,为华为带来新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