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幕降临,华为的冬天悄然来临。任正非,如同邓小平一样坚持改革开放,不畏艰难。他曾经提醒过员工:公司是否考虑过,如果有一天销售额下滑、利润下滑甚至会破产,我们怎么办?他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面对这样的未来,他鼓励员工思考和准备。不要盲目自豪或乐观,而是要居安思危。他在德国考察时,看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快速复兴的奇迹,那里的工人团结起来,提出降低工资,从而加快了经济建设。
然而,任正非也知道,没有危机感,就没有存活下去的可能。所以,他呼吁大家要一起想办法如何才能活下去,也许才能存活得久一些。他认为失败这一天是一定会到来的,所以我们要准备迎接,这是我从不动摇的看法,这是历史规律。
华为虽然不断喊着“狼来了”,但狼真的会来了。今年,他们要广泛展开对危机的讨论,每个人都应该思考自己的部门、科室以及流程中的不足之处,还能改进吗?还能提高人均效益吗?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任正非强调了均衡发展,即抓住最短那一块木板。在管理改进中,一定要强调改进我们木板最短的那一块,每个部门、科室和流程主要领导都要抓紧薄弱环节。
他还提出了两种责任制:一种是对事负责制,即执行流程的人,对事情负责;另一种是对人负责制,即事事请示,是收敛性的。这两者有本质区别,其中前者扩张体系,而后者收敛体系。任正非认为,我们需要减少不必要确认的事物,以及减少在管理中不必要、不重要的环节,以便高效运行公司。
市场部机关被视为无能,因为每天向办事处要求报表,无需这项工作。如果市场部多余的人组成一个数据库小组,可以直接向这个小组获取数据,让他们吃点亏,使服务于他们更有效率。
最后,任正非强调了自我批判作为思想、品德、素质和技能创新的优良工具。他推行以自我批判为中心的组织改造和优化活动,以提升公司整体核心竞争力。但这种批判不是为了批判,而是为了优化和建设。而对于那些不能掌握并使用自我批判武器的人员,将不会再提拔他们。此外,对于普通员工,只要求有敬业精神与献身精神;而对于高级干部,则实行严格要求,不实施给一般干部相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