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人物:刘永好的第一桶金生涯
年龄:58岁
创业时间:1982年四兄弟开始从事养殖业
第一桶金:鹌鹑养殖
创业20多年的磨练对于我来说,拥有多少财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拥有了创造这些财富的能力!假如我的所有财富都消失了,还可以从头再来。
——刘永好
今天的创业者,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并学会把远大的目标分解、简化成具体的一件件事情。因为一个困难、一个困难地去克服,比一下子面对一大堆困难要好得多。
——刘永行
刘氏四兄弟:一个鹌鹑蛋挣一分
出生于四川新津一个贫苦家庭的刘永好,20岁之前几乎没有穿过新鞋,所以其最大目标是拥有一双新鞋和一辆自行车。在他心中,最好的工作就是进入当地的工厂当一名工人,那样自己就可以衣食无忧虑了。
近5年的知青生涯结束后,刘永好又进入学校学习,毕业后留校成为老师。此时,他的大哥 刘永言已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毕业分配到成都906厂计算机所工作;二哥 刘永行从成都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到了县教育局工作;三哥 陈育新(原名为刘永美,因过继到陈家而改名)从四川农业学院毕业后在县农业局当农技员。
在改革开放的大形势下,四兄弟开始不安分起来。1980年春节, 刘 永 行为了让哭闹着要吃肉的四岁儿子能够在过年时吃上一点肉,从大年初一到初七,在马路边摆了一个修理电视和收音机的地摊。短短几天里他竟然赚了300元,这个数字相当于他当时10个月的工资!
四兄弟商量,就想办一家电子工厂,并很快生产出音响样品。(励志电影 www.lz13.cn)但他们拿着音响到乡下想和生产队合作,他们出技术和管理,而生产队出了钱。不料此事上报公社之后,被指为“集体企业不能跟私人合作,不准走资本主义道路”,这笔交易胎死腹中。
1982年,当他们经过激烈讨论、三天三夜的心灵对话之后做出了决定辞去公职干起个体。这次,他们想要尝试过去曾经涉足的事务,即音响投资,但同时也考虑到了养殖行业,因为它不需要大量资金,也不太受条条框框束缚。因此,他们定下了这一计划,但缺乏资金支持,只能向银行借1,000元,但结果是一场冷水澆背。而最终,他们不得不典当手表、自行车等贵重物品筹集起1,000块钱,然后开始了一场艰辛的小规模养鸡与鹌鹑项目。“那时候,我们真是每一次卖掉一种小东西,每卖掉一点点,都像是在挣扎。”
尽管如此,这段经历深刻地印象在他们心中。一件事例至今记忆犹新的,是那次骑着自行车载满鹌鹑蛋却被追逐狂犬咬伤并跌倒在地,一共损失200只珍贵之蛋。当时,他并不是因为疼痛而落泪,而是因为那些破碎的希望。他意识到,如果继续沿这个方向发展,那么这种微薄收入将无法满足他们未来的需求,因此转变策略成了必然选择。
随后的几十年里,这些曾经默默无闻的小伙伴们各奔东西,以不同的手段各自分别建构自己的帝国。1997年,在彼此之间达成了协议,将希望集团进行重新组合划分,使得每个人都有机会独树一帜独立经营。但即便这样,每个人心里仍旧保留着那个关于梦想与汗水付出的故事,以及那个关于凤凰涅槃的人生的回忆。而这,就是我们今天见证的一个传奇故事,它证明,无论身处何种环境,只要坚持梦想,不断探索,更替,便能迈向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