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传奇:刘永好的第一笔巨款

年龄:58岁

创业时间:1982年四兄弟开始从事养殖业

第一桶金:鹌鹑养殖

20多年的奋斗历程,赚取多少财富对我来说并不重要,我更珍视的是掌握了创造这些财富的能力。即使所有财产一去不复返,我仍然能够从头再来。

——刘永好

今日的企业家们,应抱持远大的理想与抱负,并学会将宏伟目标分解为一系列具体、可行的任务。因为克服一个个难关比面对众多挑战要简单得多。

——刘永行

刘氏四兄弟,一路风雨共度,手挽手走过那条充满艰辛的小路。在他们心中,最美好的工作便是能进入当地工厂,为人工人,那样,便能衣食无忧了。

出生于四川新津的一个贫困家庭的刘永好,在未来的20年里,他几乎没有穿过新鞋,所以他的最大愿望就是拥有了一双崭新的皮鞋和一辆自行车。在他心中,最理想的工作就是进入当地工厂做一个普通工,那样自己就可以衣食无忧虑了。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四兄弟开始踏上不同的人生道路。1980年春节之际,为了让哭闹着要吃肉的小儿子在过年时能尝到一点肉,就由二哥 刘永行在大年初一至初七期间,在马路边摆起修理电视和收音机的地摊。这次短暂而小规模的地摊经历竟让我赚到了300元,这对于他来说相当于10个月的收入!

四兄弟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合伙办电子厂,并迅速生产出了音响样品。但这项计划遭遇阻碍,因为公社官员以“集体企业不能与私人合作,不准走资本主义道路”为理由打压了这项计划,使其胎死腹中。

1982年,当四兄弟经过激烈讨论并三天三夜密切商议后,他们决定辞职独立发展。当时他们设定目标是投资于曾经涉足过的事业,如音响设备,而且还有很多法律规定限制;相反,他们选择养殖业,因为它需要较少投资且技术要求低,对他们而言也颇具优势。此举既省去了许多烦恼,也使他们能够专注于自己的业务发展。筹备资金虽然不足,但通过典当个人资产如手表和自行车,他们终于筹集到了1,000元作为起点,再次踏上了通向成功之路。

尽管面临种种挑战,其中最令人难忘的一幕是被狗追赶时不幸跌倒,将200只鹌鹑蛋破坏殆尽。那时候,他流下眼泪不是因为疼痛,而是因那些宝贵蛋子的浪费所致。他意识到鹌鹑养殖可能无法进一步扩张,因此转型至猪饲料市场,并最终建立了希望集团等本土饲料企业龙头公司。不过随着时间推移,每位兄长都选择了各自独立发展,最终形成了一片繁荣昌盛的商界景象。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