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人物:刘永好的第一桶金
年龄:58岁
创业时间:1982年四兄弟开始从事养殖业
第一桶金:鹌鹑养殖
创业20多年的磨练对于我来说,拥有多少财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拥有了创造这些财富的能力!假如我的所有财富都消失了,还可以从头再来。
——刘永好
今天的创业者,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并学会把远大的目标分解、简化成具体的一件件事情。因为一个困难、一个困难地去克服,比一下子面对一大堆困难要好得多。
——刘永行
刘氏四兄弟:一个鹌鹑蛋挣一分
出生于四川新津一个贫苦家庭的刘永好,20岁之前几乎没有穿过新鞋,所以其最大目标是拥有一双新鞋和一辆自行车。在他心中,最好的工作就是进入当地的工厂当一名工人,那样自己就可以衣食无忧虑了。
近5年的知青生涯结束后,刘永好又进入学校学习,毕业后留校成为老师。此时,他的大哥 刘永言已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毕业分配到成都906厂计算机所工作;二哥 刘永行从成都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到了县教育局工作;三哥陈育新(原名为李建华,因过继到陈家而改名)从四川农业学院毕业后在县农业局当农技员。
在改革开放的大形势下,四兄弟开始不安分起来。1980年春节, 刘永行为了让哭闹着要吃肉的四岁儿子能够在过年时吃上一点肉,从大年初一到初七,在马路边摆了一个修理电视和收音机的地摊。短短几天里他竟然赚了300元,大幅超出了他的预期,让他们意识到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随即,他们决定共同投资办电子工厂,但由于政策限制,这个计划最终未能实现。但这段经历并未使他们放弃,而是在1979年,他们决定辞职回到家乡,将精力投入到了养殖行业。这次选择显著不同于以往,因为它不仅更简单,更容易获得成功,而且符合他们自身的情感与经验背景,是一种相对安全且稳定的选择。
尽管起步资金不足,只有1,000块钱,但他们依靠卖掉手表和自行车等物品筹集资金,再利用剩余部分购买饲料动物开始经营。这个过程充满挑战,每一次售出鹌鹑蛋,都是一份辛勤付出的回报。一场意外事件,一只狗追赶导致200只宝贵的鹌鹑蛋破碎,使得每一次失败都不仅损失了一笔经济利益,也带来了心理上的打击。但正是这种坚韧不拔的心态,最终帮助他们跨越重重障碍,以较高效率提升生产技术,同时也提高市场竞争力,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随着业务扩展,他们逐渐积累资本,并寻求新的商机。在1997年,当经过长时间规划与合作之后,他们宣布进行公司内部资产重新配置及结构调整,即各自独立设立不同的集团企业实体,其中包括希望集团、东方希望集团以及华西希望集团。而作为其他几个家族成员之一的新希望集团,则由他亲自掌舵继续前进。这标志着家族企业管理模式发生转变,从单线延伸至多线发展,同时也意味着整个家族成员之间关系日益紧密,与彼此间建立起更加稳固的人际联系网络,以及互相支持、彼此促进的事务策略网络,这种团结精神也是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它推动着整个家族企业走向更广阔的地位与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