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刚从池子里沐浴完毕,迎面走来一个身影,他邀请我让他为我洗背。我一抬头,惊喜之中发现是我的高中同学,我将要脱口而出的“那就由你来吧”话咽了回去。他也认出了我:何时归来的?你已经多年未曾踏足故乡的土地了吗?他的脸上绽放着与久违的校园同样亲切的微笑,我不禁想起了他当年的模样。我的心中涌现出几分尴尬,不知如何开口。并非赤裸相遇让我感到不安。记得我们都已步入成年,还一起在河边裸泳嬉戏,彼此打闹。那是我尴尬的是,因为我觉得不应该让我的同学为我洗澡。走,让我们抽根烟好好聊聊,我找到了摆脱这个尴尬局面的方法。他犹豫了一下,然后跟随着我到旁边坐下,我们的话题全都围绕着学生时代转。

烟雾缭绕,眼前朦胧,但往昔却越发清晰。我沉浸于那些岁月的回忆中,心情逐渐变得温和起来。而他,却似乎有些心神不宁,比起刚才显得更加拘谨一些。

两三根烟后,他拿出搓澡巾,用手轻抚它,看着,我竟然忘记了,那么,你自己去洗吧,这次轮到你啦。这句话突然又把我带回现实,我一愣,说:“没关系,不用洗了,你忙你的。”他的话语间夹杂着淡淡失落的情感。

回到家里,我心里始终不是滋味,即便是在浴池偶遇老友,也没有想到会演变成这样。不过,我还是庆幸自己及时化解了这种尴尬。一段时间后,与几个老朋友聚会时,当他们听闻这事,他们埋怨道:“这有什么大不了啊!人家靠努力挣钱,你倒好,就是没照顾一下老同学,这真有点过分。”说来意外,这确实成了我的错,是内心深处对职业偏见产生的一种误解。当有机会与开设餐馆的朋友们相聚,我们可以以助力者的名义去大快朵颐,无论结账或否决,都能感到满足。在需要帮助的时候,也从不吝啡,请朋友帮忙总是理直气壮。但为什么在碰上那个当日搓澡工人的老友时,就会有所迟疑呢?

过了一些日子,再次光临那家浴池泡个澡。我四处寻觅熟悉的身影。他正为一位顾客服务,便高兴地拍拍他的肩膀,“嘿,您回来帮忙给我搓搓吧。” 他笑容如初,那笑容充满我们曾经学校生活中的玩笑和欢声乐音。这是我享受到最好的体验,不是因为他的技艺精湛,而是在交流中特别愉快。他比过去更加善于言辞,更自然流畅,没有之前那种紧张感,对自己的生活状态非常满意,他自信常乐,使得别人难免羡慕。如果按理来说工作条件比他更优越,物质生活也更丰富,可就是常常被无休止的心境波动所困扰。

他的力量强劲,有点像自信一样存在。我付五块钱给他十块:“不要找零。”但声音有些生硬,在心里有一丝不安,一提及老同学通过这种方式谋生的画面,就感觉心里有些许复杂。不料,他接过钱的手微微颤抖,如同风中的树枝一般,在紧盯着我的双眼里透露出一种恳求:“你怎么这么做?一点都不把我当作旧友看待,这真是太没劲儿。”

听到这番话,一股暖流冲击进胸腔,将所有烦躁、忧虑融化无踪。在一次简单的搓背过程中,我们重逢、交流,最终找到共同点,从而超越平凡。这份纯真的互动,让人感受到了生命中的温暖和珍贵,是对过去美好的怀念也是对未来美好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