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即,很多考生在给自己鼓劲,父母也告诉他们绝不能输。其实,成功并不在于这一次机会。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和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都曾经历过两次落榜。但他们都靠不变的信念及不懈的努力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马云第一次高考时的数学成绩是1分,俞敏洪第一次高考时的英语成绩是33分。他们都来自教育条件并不好的地区,他们都历经人生的坎坷,但最终取得了辉煌成就。
马云大学圆梦之旅可以说“由生到死,再由死到生”,但终究应了中国那句老话“否极泰来”。由于连续两次高考失利,马云无法说服父母让他继续复读,只得一边打工,一边复习。在第三次高考前三天,一直失望于马云数学成绩的余老师对他说了一句话:“你如果能只及格,我‘余’字倒着写。”结果,他用十个基本公式一个一个套,在考试结束后自信地预言自己一定能及格,最终他的数学得到了79分(当时满分120分)。
我作为商界大佬之一,也有我的故事。我本想上北大,但最后只上了杭州师范大学外语系,我觉得每个人只要不放弃终归可以成功。我们不要对大学抱太大期望,我们要认识到我们需要什么,别人能够给我什么。不应该把所有的问题放在一个期待上,因为实现不了这个期待就抱怨它。
俞敏洪从小学到中学一直成绩不好,他还没有着急过,因为急也没有用,只能慢慢来。他最后终于克服重重困难,被保送进入北京大学。他一直强调,要过有意义的人生。“一辈子能不能走出精彩,不是在学校,而是在生活中。”
周鸿祎虽然学习还行,但真要面对高考,“也犯嘀咕”。他靠参加各种物理竞赛得奖,躲过了高中毕业后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简称“全国联招”或“联招”)。而我,从小惧怕考试,幸运地获得机会混到了西安念大学,没有参加任何正式考试,这让我非常遗憾,没有参与过那个重要的人生节点。
更多励志人物请点击查看:http://www.li96.com/lizhirenwu/
赵普提醒我们安全感先于幸福感;俞敏洪认为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姚明则分享职业生涯不为人知的小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