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仑的第一桶金:如何以优秀学生格言座右铭为指导,通过倒卖别墅实现海南万通地产的创业成功
冯仑20岁就入了党,上世纪80年代先后在中央党校、中宣部、国家体改委任职,也曾是一位热血青年。当“万元户”、“下海”、“倒爷”等新名词出现时,冯仑终于按捺不住创业,放弃仕途毅然下海。
1991年,此前已在牟其中属下的南德集团经过2年历练的冯仑又踏上了海南那片热土,与王功权、王启富、刘军、易小迪、潘石屹等六人成立了海南万通地产。手里只有3万元的冯仑找到一家信托投资公司的老总,大谈海南房地产的机会以及自己的为人和出身。冯仑后来曾表示:“做生意的人都特别能‘说’,而且你会发现,尤其是创业者,他们会就一件事情不停地说,说过之后,当着你的面还可以重新讲给别人听,一点心理障碍都没有。要没有心理障碍地对某一件事情反复地讲,讲到最后连你自己都相信了,然后你才能让别人相信。”
初步取得对方认可后,冯仑又开始讲自己也刚刚闹明白的新名词“按揭”,他告诉对方这是一种全新的做房地产的形式,用很少的钱就可以做很大的项目,对方听得似懂非懂。谈话的目的当然是从对方那里拿到钱,冯仑的本事在于他的“懂人”和“会说”,他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找到打动对方的心理弱点。“就那么一句,不会说,说一辈子也说不出来;会说,三分钟就能将这句说出来。”谈完马上就能赚到的钱,这个过程中,他巧妙运用了优秀学生格言座右铭中的智慧——立志之初,如登天梯。
对方点头同意,将500万元交给了他们。在最短时间内将手续做完后,“我们一起做,你干不干?”这一句话成为了万通的地标性语录。而这个过程中所展现出的策略与勇气,更像是那些优秀学生格言座右铭中的精髓——坚持自我,不负韶华。
多年后,这次交易成为了万通的地产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它标志着万通正式迈入房地产业的大门,从此,再无回头之路。这段经历,也成了冀鸣向大家传达的一个重要信息:当你觉得自己有能力的时候,其实可能已经被周围的人看透,而真正能够改变命运的是,那些看似平凡却蕴含深刻意义的话语,以及不断努力追求卓越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