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扎克伯格的奋斗史:中国正能量人物事迹简短,成功源于自信与专注在创新的旅程中

美国《圣何塞信使报》网络版撰文称,Facebook CEO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或许是唯一一个这么年轻就取得如此大成就的美国企业家,但他的成功绝非偶然,而是源于他自始至终的自信和专注。扎克伯格年少成名,隐然有乔布斯之风范。

2004年秋,刚刚搬到硅谷的马克·扎克伯格出现在朱迪·福斯科面前,要租下她在洛斯阿尔托斯的一栋房子。这位房东立刻就被他的自信打动了。后来,福斯科又发现,这个租户的目的非常明确。当她两年后在帕罗奥尔托市中心碰到他时,她问扎克伯格为什么要放弃雅虎10亿美元的收购要约?“他说,我做这些不是为了赚钱。” 福斯科说,“钱对他而言只是实现梦想的一个工具。”

随着Facebook开始启动IPO(首次公开招股),这位Facebook创始人兼CEO也将迈入新的阶段:现在,他必须很关心钱的事情。今后几个月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很多问题,例如,这个当年站在福斯科门口的孩子已经成熟了多少?他担任CEO的热情是否像当年创造这款令人着迷的社交软件时那么高?

“扎克伯格将制定战略,这个孩子的智商显然比我们所有人想象得都要高出很多。但他是一个伟大的商人吗?他能否创建一家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美国证券公司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师迈克尔·帕赫特说,“今后的股东会要求增加投资回报,他或许并不喜欢这样。”

很难说他会如何适应。回顾他以往的成长历程,便会发现“扎”--几乎所有人都这么叫他--是一个罕见的人,将谦虚、专注和极度自信集于一身。他已经多次显示出理想主义的迹象。但同样有很多证据表明,他의专注和远见可以让他超出所有人的预料,成为一家上市公司成功CEO。

想想他的过去吧。在哈佛大学期间,他不仅开发了facemesh等令人上瘾的小程序,还吹嘘自己拥有同学电子邮箱和其他敏感信息。不过,在2010年的采访中,当被质疑这些行为时,他表示希望大家明白,现在已经改变了。

2004年2月4日,扎克伯格发布了当时还被称作the facebook.com网站,让哈佛学生彼此“交友”。这款服务很快蔓延开来,并在其他学校陆续推出。不仅如此,有证据显示,从那以后一直到今天,都没有停止过不断增长。此外,有证据表明,本人也在不断成长。他早已不是那个傲慢自大的哈佛小子了。

他的个人生活也是如此。他与普莉希拉·陈结婚,他们一起居住在价值700万美元、面积达5000平方英尺豪宅里。这一切都是证明,无论是在技术创新还是个人成长方面,都充满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