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成功并不在于一次机会。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和新东方的俞敏洪都曾经历过两次落榜,但他们都靠不变的信念及不懈的努力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高考只是人生中一个小小的门槛,迈过去之前,不妨让心灵先休息一下,放下压力,也许会考得更好。马云大学圆梦之旅可以说“由生到死,再由死到生”,但终究应了中国的那句老话“否极泰来”。由于连续两次高考失利,马云无法说服父母让他继续复读,只得一边打工,一边复习。就在第三次高考前三天,一直失望于马云数学成绩的余老师对马云说了一句话:“马云,你的数学一塌糊涂,如果你能考及格,我倒着写我的‘余’字。”
在高考数学那天早上,马云一直在背10个基本公式。在考试时,他用这10个公式一个一个套。从考场出来,他与同学对答案后很自信地说:“这次肯定能及格了!”成绩单出来后,他的心情喜忧参半。他虽然没有如愿进入北大,但最终还是上了杭州师范大学外语系,这对于当时来说已经是非常幸运的事。
我自己也曾经历过类似的挫折。我第一次、高二和高中毕业年份再度参加高考试试,都未能达到理想中的分数。但正是这些失败让我更加坚定了要改变命运、要追求更好的决心。而且我深知每个人只要不放弃终归可以成功,就像我一样,从高中没被本科招满只好去当教师,又经过几年的努力,最终顺利升入研究生学习。
还有中国人干什么事情总是抱太大的希望,我想对参加高考的一些学生们说,我们不要对大学抱太大期望,我们要认识到我们需要什么别人能够给我们什么,不要把所有的问题放在一个期待上,实现不了这个期待就抱怨它。
俞敏洪从小学到中学一直成绩不好,但是他从来没着急过,因为急也没有用,只能慢慢来。最后他终于凭借自己的努力,在第三次尝试中以优异成绩进入北京大学。他一直强调,要过有意义的人生。“一辈子不能走出精彩,大学为你奠定基础,但不能决定你的一生。”在他的公益演讲中,他提醒人们成就感不是来自十八年的学业,而是一生的幸福来源之一,是来自日常每天!来自读一本好书,为家人做一顿好饭。
周鸿祎则因为通过物理竞赛获得奖项而逃避了高中毕业后的普通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并被保送至西安交通大学学习。他认为,没有参加正式考试体验,使他感到遗憾,就像缺少了一段记忆一样。不过,即便如此,他仍然鼓励那些紧张或害怕面临选择的人们,将参与任何挑战视为一种幸福的事情,因为它们构成了回忆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更多关于如何找到生活和工作中的平衡,以及如何培养真正重要的情感智力,请访问我们的网站了解更多信息:http://www.li96.com/lizhiren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