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带来一些温馨的回忆,让我们一起抒发那些深藏在心底的情感。

成长的岁月,让我们不断的失去和得到,让我们理解着以前从不理解的理所当然。不断的变成新的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又是一年端午时,他乡明月知我情。我家是那种有点像四合院的大院子,大门是朝东开着的,门口两侧是两排枣树,枣树长得很健壮,从我小时候记事,它们就在了,也许它的岁数比我还要大一点吧。

门是刷了黄油漆的大门,是以前城门的缩小版,院子中间有一块韭菜园,每年都出芽很早,而我也特别喜欢妈妈手中韭菜的味道。那时候我还经常往里边种喇叭花和海娜花,而且那时候我的手指甲上还有海娜花包红指甲,现在我还保存着海娜花种子。

紧按着韭菜园边上是一颗接过嘴的梨树,是爷爷用苹果树干接了梨树枝,爷爷奶奶可喜欢吃这个梨了。不过在大三那一年,我让爸爸砍掉这棵树,因为树太大,我感觉院子阴气重(有点迷信),不过爸爸还是砍了它,当回来的时候,院子一下变得豁然开朗。

夏天的时候伙同小兄弟几个偷别人家的西瓜、杏子、桃子、苹果还有葡萄,那偷来的东西好特别好香。但是不免被爸妈教育。那会收麦子的还是手工,我跟哥哥很早就懂事,所以在理解父母基础上,比别家的孩子少了一点童年多了一点同龄人不理解辛苦。

记忆中最小的时候麦田要摊开打场来收获粮食,然后用脱粒机,再后来用康波音。打场的时候,我们几个人玩得高兴,有些快乐,有些疲惫,但总是在草垛上过着单纯无忧童年。那时候家里还种植西瓜,一直到现在5月开始不会直起腰,但是秋收时却笑在心里,最开始记忆里的味道是我母亲手中的韭菜和她的爱意,以及父亲辛勤工作的手足之劳。我对这些事情感到非常珍贵,对于那些曾经发生的事情也有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这就是我们的故事,我们的小世界,不论大小,都值得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

六一儿童节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充满期待的一天,因为每个孩子都想成为那个能够站在台上的孩子。而到了端午节,我们则会挂柳叶准备驱邪,同时也因为这个节日而期待那份特有的味道,那份来自家的温暖与关怀。这一切都是属于过去的一个片段,但它们构成了今天的人生轨迹,它们塑造了我们的心灵世界,就如同一首古老而悠扬的情歌,在时间长河中流淌永恒。

长大后,在异乡奔波工作,再也回不到那些苦日子,再也不容易享受到家乡风土人的美食。在前不久的一次旅行中,我尝试做了一顿西红柿茄辣汤以及一盘西葫芦炒肉,用尽所有熟悉的声音和味道,仿佛可以听到母亲的声音,可以嗅到她烹饪时散发出的香气。当夜色降临,将手机放下,与家人通过电话交流,无论身处何方,只要心存善意,便能跨越千山万水回到家园之内,这便是我对未来的追求,也是我对过去美好瞬间的一种怀念与缅怀。

悲戚不过你有故事我没有酒悲戚,不过你有故事,我没有酒。你知道吗?六月末了,看不到自己喜欢的地方找不到自己想念的人等不到自己期待的事物。回忆总是在缠绵地拼凑,不完整但充满意味。一段青梅往事,如今已非竹马,而是一对傻傻甜甜的情侣。这段故事写出来时心隐隐作痛,因为这是一个不可弥补的心结。我无法给予这个遗憾一个交代,只能将其留存在这里作为一种纪念,以此提醒未来:即使生活再艰难,也不要忘记拥抱每一个可能出现的情感纠葛,把它们转化为生命中的宝贵财富——我们的故事,即使微不足道,也值得被铭刻于历史之中,被传递给更广阔的人群去体验与欣赏,为他们带去力量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