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家人煮了咸粥,熟悉的香味弥漫,我便会回忆起童年的辛苦岁月。关于咸粥,在我的记忆中,有一段难忘的故事。生长在那个物资短缺的年代,每天都面临着饥饿和挣扎。虽然我常到乡下挖野菜、捉田鸡、摸河蚌充饥,但仍旧经常感到肚子里的空洞。在无奈之际,我不得不厚着脸皮去姨娘家吃咸粥。那时,她家的日子也并不宽裕,但她总是将水分给了我,使得原本稀薄的咸粥变得更为稀薄。
姨娘家位于县城南十里外的一个村庄,那里有一个“冂”形的水塘环绕着整个村落,里面生长着许多野菱和水草,小鱼偶尔跃出水面。我记得那里的房屋很低矮,一楼是一间灶房和柴堆,一间客堂兼过道,一半楼上用来养猪。一楼的小窗要弯腰才能开,不然容易撞头。表姐漂亮如花,18岁就嫁给了一位在汉口造纸厂工作的老乡。
我与表弟常在村边放牛,我们要等到牛肚子鼓起来才把它们拴在旧祠堂前的牛桩上。当回到家看到未烧好的咸粥,我就会帮忙烧火,或坐在门槛上看燕子飞来飞去。那片土地上的景象至今依稀,如同时间倒流般清晰。
姨娘家的咸粥,是我度过困难时期的一份温暖。在后来的日子里,当我被分配到基层供销社工作时,我特意找经理批准两斤红糖寄往汉口给表姐。当我调转工位到商业局时,表哥作为采购员不断进城购置零件,他总是在结束事务后来访。我会带他去金鸡饭店享受杂烩肉丝,还有蔬菜和平时舍不得吃的鸡蛋。他离开后,只能偶尔再次光顾。
随着时间推移,表哥搬到了别处工作,这些年我们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但即使如此,我始终没有忘记当年他对我的恩情。在他的儿子结婚时,我送上了厚礼;孙子的大学毕业,也给我准备了行李箱祝贺他们。而每当听到他需要帮助的时候,无论是小手术还是其他困境,都不会犹豫地伸出援手。
如今农村生活已经大变样,他们各自建成了宽敞的大屋,而他们的事业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看着他们幸福安康的心情满溢,却又深知这些改变都是从那份简单而纯真的恩情开始滋养。这份感激之情,就像涌泉般源源不断,与我的一生同行,让这份心意永远留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