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5年前,当我22岁的自我走进那家策划公司时,那个椭圆形会议室里的场景如同刻在我的脑海中。第一次开会,我谨慎地观察,会议桌周围有两排椅子,我心想,这些坐在椭圆桌边的人肯定是公司的领导和资深员工,而我作为新人,自然要低调一些。我找了一个靠角落的位置坐下。
会议内容围绕着策划选题展开,一些老员工唇枪舌战,他们的话语像是在一场激烈的争论中交织。而那些坐在后排的员工有的低声聊天,有的玩手机,似乎整个讨论与他们无关。我当时也是新人,不懂事业,对什么选题自己的想法也不重要,就这样心安理得地消磨时间。
半年过去了,每次开会,我都依然选择那个不起眼角落,玩手机或者与混熟了的员工在下面开“小会”,虽然这样做让我得以清闲,但从未引起过老总重视。
然而,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我被触动。那次开会上,张颖因为负责一个重要项目,被点名到前排发言。她原本和我一样默默无闻,却突然离开了自己的圈子,在同事面前侃侃而谈。这让我反问自己,为何不能主动表露自己的价值呢?难道是我甘心平庸下去吗?发现了“第一排效应”后,我决定改变自己。
那天,我们就要对一个大型文体活动进行专题讨论。我对这个方案思考过多次,在一些环节上有着独特创意。来到会议室时,当我看到前排空位时,没有犹豫,就鼓足勇气坐在那里。当选题讨论开始时,一些老员工先后发表意见,而老总则鼓励其他人畅所欲言。我就在他斜对面的位置,他看向我,那眼神里充满鼓励和期望。“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于是我把方案中的独到见解一一说出。没想到的是,他对我的见解很是赞赏。
此后的每一次会议,都让自己融入其中,也越来越有自信。在经过近两年的努力之后,我在老板身边拥有了固定的位置。
2012年底,我跳槽到了另一家销售公司。那里的同事们和老板之间关系有些拘谨。第一次参加公司会议,就是发现大家总是在避免接近老板,最特别的是那些座位之一—— 老板对面的位置一直空着没有人坐。但这次不同于往常,因为这正是我闯入职场的大好机会。我瞄准机会,将自己放置在最显眼的地方——那就是第一排,并且积极参与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业务发展的问题及详细计划。他听着微笑,然后更详细地阐述我的想法。此后每个工作会议上,都能看到我的身影,即使客串成为主持人的角色。他提出的问题,由我回答。他知道识别人才3个月内提升为他的助理,从管人力资源拓展业务。这一切,让曾经目瞪口呆的人惊叹:“你真是外星人!”
利用“前排效应”,加之实力,不仅赢得了一种发展自我的机会,还让我深刻理解:想要职场上的更好的发展,你需要有一定实力,同时还必须有一种敢于超越常规、敢于冒险的心态,这就是勇敢地占据“第一排”的力量。不必让孩子只为了别人的称赞而努力,是一种真正成功的一等功夫;优秀只是开始,而成功才是终点。而对于我们这些打拼者来说,只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无论如何都会迎风破浪,最终达到我们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