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自然的怀抱中改变人生:我的名人励志小故事

每一天,都是周而复始,每一天,都是崭新开始。恍然间,做记者这一行,已经17载。

当你觉得上班是件痛苦疲累周而复始的事情,那你是把你的工作当成一个赖以谋生的职业了;当你觉得上班充满和挑战,那么你是把你的职业上升为事业了。

人生的一个选择,就是一个转折

我是一个从外省来到重庆的“移民”,祖籍安徽合肥,出生在西安,后又飘到四川,在重庆举目无亲,也许你们不相信,我之前在一家兵工厂民品车间做冷冻工,通过液态氨制冷使得一种名为“石硫合剂”的农药迅速结晶。我在学校严重偏科讨厌数学,这点很不好。但是上天给你关闭一扇门,必然会给你打开一扇窗,所以我被赋予了写作这种才能,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的小说作品就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赏。

入厂工作4年后我选择离开,我不愿意自己的未来在农药发出的硫化氢毒气中度过,当一个女同事不慎失足掉入农药池时,她浑身变绿时,我开始塞上耳塞,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学习,并参加高考。

很幸运,我考上了重庆社会大学,现在这个学校基本不存在了,是陶行知先生创办的一个专门收留四川美术学院落榜生的地方。那时,看见绘画系许世虎教授的画作《窗台上的宝石花》,甚是喜欢,只是我远远地看着,没有想过16年后我会成为他的策展人。我报读绘画系,但母亲临时给我改为了中文系。从此,一切都发生了转折。

圆他人的梦想,就是圆自己梦想

每年的夏季,也是很多大学毕业生内心格外焦躁的季节,因为“就业”这两个字,是每对父母、每个孩子内心之痛。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作为学生参与到了《重庆青年报》的实习项目中,每天第一个到最后一个离开。那时候带着洗漱用品晚上忙得太晚睡办公室沙发。1996年夏的一个早晨,一通电话将我的生活彻底改变——来自市残疾人联合会的一位主任,他讲述了一段令人动容的人物故事:

那是一位因残疾遭遇歧视,被学校拒之门外的小伙子,他决定离开这个世界。这位男孩的家人想到,不该轻易放弃,他们带着他去了残联。当他们听说我们报社有这样一个人文关怀报道系列,他们便拨通电话寻求媒体帮助。而我,就这么卷入到了这个故事里头——因为这份责任感与情感深度,让我决定去帮那个叫杨健的小伙子呼吁,为他争取机会让他能够继续读书。此刻,他已经成为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执业律师、注册税务师,而每年三十日请客团聚就是我们的约定之一。他曾经问过:“姐姐,你知道吗?如果没有您,我们可能不会再相见。”那份温暖和珍贵至今仍让我铭记于心。在中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及中国残联颁发好新闻二等奖之后,这篇报道也成为了我的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让我留在青年报工作,也开启了一条新的道路,即用笔触摸灵魂,用文字传递希望,用行动点亮生命。

保持平常心追寻

1996年起,“卖字为生的”旅程正式拉开帷幕,同时也步入佛教修行之路,与惟贤法师共处。佛教让我学会拥有一颗平常心,使我明白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坎坷与挑战,以及如何欣赏生活中的美好与快乐。我将这些体悟应用于我的职业生涯,无论是在撰写深度报道还是策划文化娱乐内容,都尽力以真诚的心去理解和尊重对方,以一种专业且有爱心的情怀去推广文化艺术作品,最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人文关怀精神。

2007年担任大渝网文娱频道主编,大渝网文化娱乐领域全面负责;2011年兼任腾讯微博重庆站主任,全力以赴推动政务媒体商业微博平台建设;2012年11月滚石三十周年演唱会期间,再次见证并采访周华健等众多明星人物,这些经历丰富了我的人生经验,让我更加坚信只有不断努力才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不断探索,不断尝试,不断创新,这正是我一直以来所持有的信念和态度。在接下来的岁月里,无论是在文学创作还是文化传播方面,都将继续前行,用笔墨记录历史,用言语激励人们,用行动影响社会,为那些渴望改变命运的人提供支持与力量。

通过这些年的积累,我已经建立起深厚的人脉关系网络,并且成功推出了若干草根艺人的演艺事业。这一切,都源自于一次次真诚沟通、一次次耐心倾听、一次次勇敢尝试。一旦投身其中,即便辛苦也不枉费,因为最终能得到的是那些难忘瞬间,那些珍贵回忆以及那些永恒的情感联系。